[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诱捕蜱虫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20824848.1 申请日: 2021-04-21
公开(公告)号: CN215531042U 公开(公告)日: 2022-01-18
发明(设计)人: 刘冰;刘全斌;郝永建;高志丹;刘威;高亚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主分类号: A01M1/02 分类号: A01M1/02;A01M1/1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张晨
地址: 10008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诱捕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诱捕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诱捕蜱虫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固定连接有储存单元和诱捕单元,诱捕单元包括物料盒,物料盒上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靠近储存单元一侧高度较低,物料盒中间开设有用于放置干冰的凹槽,凹槽上固定连接有分散板,分散板上开设有若干细孔,物料盒上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收集盒为中空结构,收集盒中间设置有方型漏斗,方型漏斗的上端与收集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收集盒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四个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罩。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捕蜱虫装置没有倒料装置,且蜱虫容易从装置中逃出,实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诱捕蜱虫的装置。

背景技术

蜱虫是一种以吸血为目的、暂时性寄生在人和动物体表的体外寄生虫,包括硬蜱和软蜱两大类。蜱虫生活史复杂,流行病学地位重要,能够传播多种人兽共患性疾病如森林脑炎、莱姆病、蜱媒回归热、Q热、立克次体病和布氏杆菌病等,开展蜱虫致病机理研究不容忽视。目前,蜱虫无法进行实验室培育,且无野外有效捕获装置,主要通过人工手抓的方式获取。野外人工抓获蜱虫费时费力,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子如天气影响极大,且往往达不到预期理想效果,常因获取不到目标蜱源或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蜱虫,致使研究项目无法开展,或进展不顺、延误,甚至搁浅。

蜱虫嗅觉敏锐,拥有嗅觉器官哈氏器,有趋二氧化碳特性,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攻击,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现有的一种野外诱捕蜱虫装置,不具有实用性,在具体使用时,没有倒料装置,在使用长时间后,会导致蜱虫存放在机器内部,堵塞运作,不具有时效实用性;同时蜱虫很容易从装置中跳出,捕虫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诱捕蜱虫的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捕蜱虫装置没有倒料装置,且蜱虫容易从装置中逃出,实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诱捕蜱虫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固定连接有储存单元和诱捕单元,诱捕单元包括物料盒,物料盒上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靠近储存单元一侧高度较低,物料盒中间开设有用于放置干冰的凹槽,凹槽上固定连接有分散板,分散板上开设有若干细孔,物料盒上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收集盒为中空结构,收集盒中间设置有方型漏斗,方型漏斗的上端与收集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收集盒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四个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罩;弧形罩用于阻挡蜱虫跳跃逃出装置,同时在野外环境也能遮风挡雨,避免装置淋雨而失效;使用时,先将干冰放置在凹槽内,蜱虫喜二氧化碳,会往收集盒入口处运动,通过光滑的方型漏斗落到物料盒的倾斜面上,由于方型漏斗从上至下入口逐渐减小的形状,蜱虫很难从收集盒中跳出,即便是跳出收集盒外,也会被弧形罩挡住;

储存单元包括储存盒,储存盒与物料盒和收集盒固定连接,储存盒与收集盒相接触的位置均开设有通道口,通道口贯穿收集盒与储存盒;收集盒的蜱虫从倾斜面上滑落到储存盒内,便于后期集中收集蜱虫,同时避免蜱虫堆积在分散板上,发生堵塞,而干冰无法向外扩散二氧化碳。

进一步,所述收集盒外围设置有可拆卸的棱台,棱台的上端与收集盒上端高度相等,棱台上设置有若干防滑条;棱台的设置便于蜱虫到达收集盒的入口,增大蜱虫收集数量。

进一步,所述方型漏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X型步道,X型步道上均匀开设若干通孔;部分蜱虫运动到X型步道上,通过通孔落入收集盒中,X型步道的设置增大蜱虫掉落的数量,从而提高收集蜱虫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储存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抽屉,第一抽屉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蜱虫滑落到第一抽屉内,一定时间后,便于人工收取蜱虫,即直接手握第一拉环将第一抽屉从储存盒滑出,便可收取被捕蜱虫。

进一步,所述物料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抽屉,第二抽屉中间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尺寸与凹槽尺寸相匹配,第二抽屉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一定时间后,需要对凹槽内的干冰进行补充,拉出第二抽屉将干冰补充到放置槽内再推回第二抽屉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4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