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节腔干细胞专用注射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1908.4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刘硕;谢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2 | 代理人: | 黄天天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干细胞 专用 注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腔干细胞专用注射套,包括注射针、三通管、连接管、地塞米松注射器、输注连接处和细胞注射器,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处设置有注射针,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接在所述地塞米松注射器的输出端,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远离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注连接处,所述输注连接处套接在所述细胞注射器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将地塞米松注射器和细胞注射器通过三通管进行相连,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药剂的更换,而且两种药剂均有相应的开关控制,避免的药剂的交叉和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关节腔干细胞专用注射套。
背景技术
自体骨髓样本经过GMP细胞车间的制备与处理,扩增到一定数量的BMMSCs,并制成细胞悬液移植到关节腔局部,这种自体干细胞治疗是近些年国内外新兴的治疗方法。
BMMSCs移植前一般需要先注射一定剂量的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避免在后续输注BMMSCs产生免疫反应,影响患者关节腔局部舒适性及干细胞的治疗效果。
现有的技术方法,一部分直接输注干细胞,增加了患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另外一部分再注射地塞米松后,更换新的注射器在关节腔内进行干细胞的输注;这种更换注射器输注的方法不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而且在更换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注射位置的改变,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受;此外,细胞从出库完成到输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细胞可能会发生团聚现象,虽然在后续输注前会进行一定的混匀,但并不能保证输注到体内的所有干细胞处于单个状态,这种情况下患者在局部会有明显的不适感,也会影响干细胞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节腔干细胞专用注射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关节腔干细胞专用注射套,包括注射针、三通管、连接管、地塞米松注射器、输注连接处和细胞注射器,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处设置有注射针,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接在所述地塞米松注射器的输出端,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远离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注连接处,所述输注连接处套接在所述细胞注射器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处套接有螺纹栓,所述注射针的输入端插接在所述螺纹栓内部,所述注射针通过所述螺纹栓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连接。
其中,所述三通管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的第一软管外壁套接有地塞米松注射开关。
其中,所述三通管与所述输注连接处之间的第二软管外壁套接有干细胞输注开关。
其中,所述输注连接处内部插接有滤膜。
其中,所述滤膜的孔径为10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干细胞输注前,可以先通过地塞米松注射器注射地塞米松,可以减少或避免患者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以及干细胞的治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将地塞米松注射器和细胞注射器通过三通管进行相连,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药剂的更换,而且两种药剂均有相应的开关控制,避免的药剂的交叉和浪费;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注连接处设置滤膜,可以过滤掉可能团聚的细胞,避免因团聚的细胞输注到关节腔局部而引发患者的不适感受,影响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1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白车身焊接车间的控制箱支架
- 下一篇:一种指接组装木地板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