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插拔网络跳线连接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7405.X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9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萍;王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鄢功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网络 跳线 接头 装置 | ||
1.一种用于插拔网络跳线连接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本体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握持部;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本体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握持部;以及
枢轴,可转动地支撑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在水平方向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枢轴的两侧;所述装置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水平方向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配合形成与所述网络跳线连接头相适配且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开口与所述网络跳线连接头的端面尺寸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为U型槽结构,所述U型槽结构的尺寸与所述网络跳线连接头的尺寸相适配,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板状结构与所述U型槽的底部相互平行;或者,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为U型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第一夹持部的U型槽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U型槽结构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防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表面上;并且/或者
第二防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和所述第二防滑结构中的至少之一包括多个防滑条纹;
所述多个防滑条纹在所述装置的长度方向上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防滑条纹的宽度为0.1mm~2mm;
所述多个防滑条纹彼此之间的间距为0.1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和所述第二防滑结构中至少之一的材质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橡胶、皮革、树脂和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槽结构在靠近所述枢轴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U型槽结构的底部且向所述U型槽结构的槽内延伸;
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与连接所述网络跳线连接头的网络跳线尺寸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跳线连接头为水晶头;
所述U型槽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水晶头的尾部与水晶头的弹片前端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所述水晶头插入接口后外露部分的长度;
所述U型槽结构的深度小于所述尾部的厚度与所述弹片的厚度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跳线连接头为光纤双联连接头;
所述U型槽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中心线两端的两个限位块;
所述两个限位块在平行于所述U型槽结构的底部且垂直于所述中心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光纤双联连接头中两个套筒之间的间距,且所述两个限位块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光纤双联连接头的尾部与光纤双联连接头的弹片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光纤双联连接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两个限位块中的一个夹设于所述两个套筒之间,所述两个限位块中的另一个抵触于所述光纤双联连接头的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74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拓扑优化结构的机械臂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平板影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