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灌浆设备的离心出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98322.0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珍;徐为民;姜婷婷;詹静;宋贝贝;熊灿;陈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D7/06 | 分类号: | B67D7/06;B67D7/66;B67D7/02;B02C7/16;B02C7/12;B02C7/11;B02C7/08;G21F9/30 |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胡振宇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灌浆 设备 离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灌浆设备的离心出料装置,包括驱动轴、螺杆泵转子和螺杆泵定子,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螺杆泵转子的顶端连接,所述螺杆泵转子的底端延伸到柱形槽内腔中且与离心刮片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螺杆泵转子的底端延伸到柱形槽内腔中且与离心刮片连接,通过所述螺杆泵转子的转动带动所述离心刮片的转动,离心刮片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一个切向的推力,将沉积在所述柱形槽内腔的湿混浆送到出料口,然后经连接件和快接公头输送出去,避免了湿混浆残留在所述柱形槽内腔的底部,造成管路的堵塞;该离心出料装置结构简单、出料效率高且管道中不会有物料残留堆积,同时也方便对管道的清洗,因此,在灌浆工艺离心出料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出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灌浆设备的离心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固体放射性废物,主要来源于本电站机组正常运行年度换料大修及运行事件中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例如废滤芯和压缩桶饼等,所有这些放射性废物均由固体废物处理系统(TES系统)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处理。通过对固体放射性废物进行收集、分类、暂存、压缩装桶、装桶固化和装桶固定等操作步骤后,达到对固体放射性废物进行有效包容处理的目的,形成标准固体废物货包,满足国家对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的要求。可见,控制和储存固体放射性废物是发展核能源技术的一个及其重要环节,如果固体放射性废物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将会给人类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对于核工业的中低放废物,一般采用灌浆固定工艺进行处理。目前,人们在使用灌浆设备进行灌浆固定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连续进料、连续搅拌和连续泵送的工作方式,现有的物料混合之后的出料装置通常是在垂直安装的螺杆泵的出口管线上配置将湿混浆流向改为水平方向的出料端子(例如专利文献CN107932721A,一种移动灌浆设备),通过在出料端子内部设置定位轴,对螺杆泵转子进行轴向固定,由于出料端子内部空间狭小,导致出料端子内部设置螺杆泵定位轴周围易堆积湿混浆,一方面不便管道的清洗,另一方面,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出料端子管道内部堵塞,减小灌浆流量,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进一步地,在连续进料、连续搅拌和连续泵送这种工作方式下,由于灌浆设备中的搅拌容器内同时存在气液固等多相流的混合物,在混合搅拌过程中易形成小粉团,过多的小粉团聚集会影响最终的固定体介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灌浆设备的离心出料装置,解决由于出料端子内部空间狭小,导致出料端子内部设置螺杆泵定位轴周围易堆积湿混浆,一方面不便管道的清洗,另一方面,长时间使用可能出现出料端子管道内部堵塞,减小灌浆流量,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进一步地,还解决了搅拌容器内同时存在气液固等多相流的混合物,在混合搅拌过程中易形成小粉团,过多的小粉团聚集会影响最终的固定体介质性能等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灌浆设备的离心出料装置,包括驱动轴、螺杆泵转子和螺杆泵定子,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螺杆泵转子的顶端连接,所述螺杆泵转子的底端延伸到柱形槽内腔中且与离心刮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刮片位于柱形槽内腔的底部,所述离心刮片与所述柱形槽内腔的底部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刮片与所述柱形槽内腔的侧壁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柱形槽内腔侧壁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卡接有定盘,所述定盘上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离心刮片之间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杆泵转子的底端穿过所述转盘且与所述限位槽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尺寸大于所述螺杆泵转子的底端端头的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径向上均布有若干个凸出叶片,所述凸出叶片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王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8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泡沫槽搅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焦炉烟气脱硝的SCR脱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