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油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3652.0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2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白宇东;曲恭谨;胡春燕;葛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龙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式 油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式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储油桶,储油桶的上端面设有可凹槽,凹槽的底面设有贯穿孔,贯穿孔贯穿凹槽并伸入到储油桶的内部,凹槽内可拆卸安装有箱体,凹槽的内壁对称设有安装槽,对称设置的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插销,箱体伸入凹槽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插销相互配合的插槽,箱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气管道,吸气管道伸入到贯穿孔内并与储油桶的内部连通,储油桶的外壁设有进油管道,箱体的外壁设有出油管道,出油管道的一端活动安装在进油管道内,进油管道的内壁对称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珠,出油管道的外壁设有与限位珠相互配合的限位孔。通过此设计能便捷的安装和插卸油气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油气回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闭式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加油站在给车辆的加油过程中以及油库储存、转运、转移等过程中会挥发大量油气,如果不加以回收,直接排放大气,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油气回收是指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例如申请号为202021199774.9的专利,包括加油柜机、油气回收装置、吸收剂罐体、真空解吸罐、储油罐、油气回收泵、破碎网组、雾化喷头和排液管,所述输油管底部与储油罐连接,所述输油管上设有油气分离阀,所述油气分离阀上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另一端设有油气回收泵,所述油气回收泵左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另一端与储油罐连接,所述油气回收泵右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右侧与油气回收装置连接,所述油气回收装置顶部设有吸收剂罐体,所述吸收剂罐体右侧设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另一端设有真空解吸罐,所述真空解吸罐左侧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另一端与油气回收装置连接,所述真空解吸罐右侧设有出油管,虽然此设计能提高了油气回收的效率,但是不能便捷的拆卸和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密闭式油气回收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密闭式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储油桶,所述储油桶的上端面设有可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凹槽并伸入到所述储油桶的内部,所述凹槽内可拆卸安装有箱体,所述凹槽的内壁对称设有安装槽,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插销,所述箱体伸入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销相互配合的插槽,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吸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伸入到所述贯穿孔内并与所述储油桶的内部连通,所述储油桶的外壁设有进油管道,所述箱体的外壁设有出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进油管道内,所述进油管道的内壁对称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珠,所述出油管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限位珠相互配合的限位孔,此设计能便捷的安装和插卸油气回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销固定连接,此设计能通过第一弹簧将第一插销卡入到插槽内,从而将箱体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销插入所述插槽内的一端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此设计利于通过斜面的导向使箱体能在安装进凹槽时,便捷的将第一插销挤入到安装槽内,使箱体内进入到凹槽内,并能在箱体拆卸出凹槽时,通过斜面的导向使箱体能便捷的将第一插销挤入到安装槽内,使箱体能脱离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珠固定连接,此设计能通过弹簧的特性,限位珠卡入或脱离限位孔,实现解锁或锁紧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储油桶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一安装仓,所述第一安装仓的上端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贯穿孔的内壁对称设有向内凹进的第二安装仓,所述第一安装仓与所述第二安装仓固连通,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安装仓内滑动连接有封板,对称设置的所述封板相互配合,此设计能在箱体拆离凹槽时,关闭贯穿槽,使油气不会从贯穿槽内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龙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龙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3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挠性飞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农产品种植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