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毛毡补油的新型含油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3338.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8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丁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知宇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蒋华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毛毡 新型 含油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毛毡补油的新型含油轴承,包括含油轴承本体,所述含油轴承本体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连接有多条均布的沟槽。环形槽和沟槽不仅起到存储润滑油的作用,还使溢出的润滑油流入环形槽与沟槽内,起到回油的作用;而且环形槽与沟槽连通,提高了含油轴承本体的补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需毛毡补油的新型含油轴承。
背景技术
含油轴承是以金属粉末为主要原料,用粉末冶金法制作的烧结体。含油轴承在非运转状态,润滑油充满其孔隙,运转时,轴回转因摩擦而发热,轴瓦热膨胀使孔隙减小,于是润滑油溢出,进入轴承间隙。当轴停止转动后,轴瓦冷却,孔隙恢复,润滑油又被吸回孔隙。
传统的含油轴承在转轴旋转过程中,含油轴承中的润滑油容易向外溢出,从而影响含油轴承的润滑性能和实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含油轴承在转轴旋转过程中,润滑油容易向外溢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毛毡补油的新型含油轴承,包括含油轴承本体,所述含油轴承本体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连接有多条均布的沟槽。
环形槽和沟槽不仅起到存储润滑油的作用,还使溢出的润滑油流入环形槽与沟槽内,起到回油的作用;而且环形槽与沟槽连通,提高了含油轴承本体的补油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指向所述含油轴承本体圆心。如此设置,不仅使含油轴承本体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还使沟槽与含油轴承本体内孔的距离最短,从而起到转轴即时润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连通所述含油轴承本体的内孔倒角面与外壁。如此设置,便于沟槽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沟槽截面均呈V形。如此设置,用于提高回油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含油轴承本体;2、环形槽;3、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需毛毡补油的新型含油轴承,包括含油轴承本体1,含油轴承本体1两端面均设有环形槽2,环形槽2上连接有多条均布的沟槽3。
如图2所示,沟槽3连通含油轴承本体1的内孔倒角面与外壁。如此设置,便于沟槽3加工。
沟槽3指向含油轴承本体1圆心。如此设置,不仅使含油轴承本体1上的润滑油分布均匀,还使沟槽3与含油轴承本体1内孔的距离最短,从而起到转轴即时润滑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环形槽2与沟槽3截面均呈V形,用于提高回油速度。
环形槽2和沟槽3不仅起到存储润滑油的作用,还使溢出的润滑油流入环形槽2与沟槽3内,起到回油的作用;而且环形槽2与沟槽3连通,提高了含油轴承本体1的补油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知宇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知宇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3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建筑用送暖管道
- 下一篇:一种煤矿用机械防爆比例多路阀及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