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8989.2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欢承;张金京;郑军妹;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亓雨生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 分离 装置 吸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其中尘桶内部中空形成集尘腔,分离桶设于所述集尘腔内且内部中空形成分离腔,气旋件设于分离腔内,风机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布置在气旋件的下游,通过驱动件驱动气旋件,使气旋件的侧壁能相对自身轴线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这样在气旋件的驱动下,导气通道的流通面积就会随着气旋件侧壁的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而对应增大或者减小,在不改变风机功率的情况下,导气通道流通面积的变化可以极大程度的改变吸尘器整体的吸力,大大的弥补了吸尘器长期使用后吸力不足的缺陷;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导气通道的主动调节,来改变风机的吸力,进而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吸尘器吸力大小的不同需求,实现实时切换,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广泛用于家庭清洁的小型清洁设备,它以体积小、方便移动等优势,为消费者所青睐。分离装置是吸尘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分离原理是通过旋风桶中高速旋转的气流产生的离心力,进而实现对气体和灰尘的分离。
现有的带有气旋分离结构的吸尘器,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滤网的消耗会导致吸力下降,目前大多数吸尘器是通过调节风机的功率对吸力进行补偿。但是由于吸尘器尺寸限制,吸尘器所带的风机往往功率变化范围不会过大,这就导致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吸尘器的吸力逐渐边小,清洁效果不佳。
为此专利号为201720666438.2(授权公告号为:CN20766653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尘器中的新型旋风分离组件》,在该分离组件中,旋风分离器装配腔的内壁面上装配有弹性弧形板组件,通过该弹性弧形板组件的设置,可将多种不同直径的所述旋风分离器装配在所述旋风分离器装配板上,增加了其适用范围。通过装配不同尺寸的旋风分离器,而改变分离组件的整体风流通量,进而能够实现在吸力较小时,通过增大风流量而对吸力进行补偿。
虽然上述的装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分离装置的缺陷,但是由于该分离组件在调节时,需要对不通直径的分离器进行单独装配,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对气旋件的气流通量进行实时调节的旋风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一个驱动源实现多个气旋件气流通量调节的旋风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气流通量变小之后能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的旋风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旋风分离装置的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旋风分离装置,包括:
尘桶,内部中空形成集尘腔,该集尘腔侧壁具有切向布置的进风口、上部具有排风口,且集尘腔的底部具有供灰尘脱离尘桶的出尘口;
分离桶,设于所述集尘腔内且内部中空形成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进口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排风口相连通;
气旋件,基本呈筒状,设于所述分离腔内且具有竖向贯通的导气通道;
风机,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布置在所述气旋件的下游;
各所述气旋件的侧壁能相对自身轴线向外扩张或者向内收缩,进而对应增大或者减小所述导气通道的流通面积;
还包括有:
驱动件,设于所述分离腔内,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气旋件驱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89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 下一篇:一种纸制品加工用自动切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