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柱及电路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8661.0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英;潘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声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H05K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吕战竹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电路板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柱及电路板固定结构,所述连接柱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柱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孔之间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所述主体部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径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上设有凹陷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的凹陷结构。连接柱的第一连接部能够与电路板之间通过上锡工艺进行相互固定,免去了螺帽装配的繁琐步骤,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柱及电路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4226387U、名称为新型螺柱的实用新型专利,使用时将其螺柱插入电路板上的连接孔内,再通过螺帽进行锁紧,才能够实现与电路板的连接,其连接方式较为繁琐,降低了电子设备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柱及电路板固定结构,连接柱的第一连接部能够与电路板之间通过上锡工艺进行相互固定,免去了螺帽装配的繁琐步骤,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用于插入电路板上的连接孔内从而将连接柱与电路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用于将连接柱连接到固定板上,以将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连接柱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圆柱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孔之间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所述主体部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径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上设有凹陷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具有靠近所述定位面的第一侧壁和靠近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的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向上,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电路板的厚度;
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方向上,第一连接部上的与所述凹陷结构所对应的结构为卡接结构,
所述卡接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的方向上的任意点的横截面中的至少部分横截面为非圆形;或者,所述卡接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的方向上的任意点的横截面中的至少部分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圆形的圆心不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铝制的或不锈钢制的第一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凹陷结构的横截面为弓形,所述弓形包括弧段外缘和连接所述弧段外缘两端的弦段外缘。
优选地,所述凹陷结构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电路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凹陷结构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路板厚度的1/3、小于所述电路板厚度的4/5。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主体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设有内螺纹,以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路板固定结构,包括电路板、固定板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穿过电路板上的连接孔,所述定位面抵接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电路板之间设置有通过上锡工艺形成的锡块,所述锡块填充所述凹陷结构;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声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声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8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向式卸砖装车机用抱砖夹紧臂
- 下一篇:一种细长胶带用伺服模组剥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