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部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6138.6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5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章少伟;邹斯乐;林鸿泰;何福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纽得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部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固定器,包括前组件、后组件,前组件呈U形,从人体前颈处向颈部左右两侧延伸,后组件支撑于人体后颈,与前组件配合夹持人体颈部;前组件包括下颚托片、调节机构、指示件和档位视窗,调节机构调节下颚托片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棘轮和调节条,调节条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棘轮啮合,棘轮旋转使调节条移动,联动调节下颚托片的高度;调节条上固定有指示件,指示件跟随调节条移动,相应于指示件的移动轨迹,其外侧按照该移动轨迹设置有档位视窗,标示若干个档位。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档位可视,牵引力度清晰明确,使用者可记录并保持每次使用时调节至相同高度档位,便于医师的指导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固定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促使颈椎恢复原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因而减少头部对颈椎的压力是可采用的治疗方式之一。颈部固定器是为了固定受伤颈部,防止二次伤害。经常使用的话可以有效预防颈椎病、缓解经部疲劳,并对由颈椎病引起的不适进行辅助牵引。
现有的颈椎固定器,为了便于调节支撑牵引力度,会设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下颚及前颈胸之间的支撑高度,佩戴时只能靠使用者的个人感官调整高度,无法在每次使用时保持相同的高度档位,不便于医师的指导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颈部固定器,其档位调节可视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颈部固定器,包括前组件、后组件,前组件呈U形,从人体前颈处向颈部左右两侧延伸,后组件支撑于人体后颈,与前组件配合夹持人体颈部;
前组件包括下颚托片、调节机构、指示件和档位视窗,调节机构调节下颚托片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棘轮和调节条,调节条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棘轮啮合,棘轮旋转使调节条移动,联动调节下颚托片的高度;
调节条上固定有指示件,指示件跟随调节条移动,相应于指示件的移动轨迹,其外侧按照该移动轨迹设置有档位视窗,标示若干个档位。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视窗安装具有透明度的长条状壳件,该壳件上标示档位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件的指示部分呈线状。
进一步地,所述后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垫和调节钮,支撑件为弧形板件,位于支撑垫后方,支撑件上开设有若干竖向的升降槽,调节钮与支撑垫连接,调节钮于升降槽内上下滑动,带动支撑垫移动调节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槽为葫芦状的多节槽,调节钮可滑动卡扣至不同节点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垫为可充气的气囊垫。
进一步地,所述前组件包括前连接件、托片连接件和限位钉,前连接件、托片连接件均具有弧度,前连接件左、右两端开设有抬升导槽,托片连接件左、右两端开设调节导槽,限位钉贯穿抬升导槽和调节导槽,并沿着抬升导槽和调节导槽滑动,从而改变托片连接件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高度调节档位可视化的功能,牵引力度清晰明确,使用者可记录并保持每次使用时调节至相同高度档位,便于医师的指导使用;后颈部位设置有可充气的气囊,后颈处气囊高度可调节,用于调整后颈支撑点,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颈部固定器的立体图;
图2为颈部固定器的前组件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颈部固定器拆离出档位视窗的立体图;
图4为颈部固定器的后组件可视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纽得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纽得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6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成型无痕锁脂挺背腰封
- 下一篇:一种冻虾仁加工用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