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管式止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73217.1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刘德鹏;薛利刚;刘文斌;王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融科创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止血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管式止血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第一操作部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半套筒,第二操作部包括第二手柄和第二半套筒,第一半套筒和第二半套筒分别设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前端,第一半套筒和第二半套筒围成空心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管式止血机构,由于第一半套筒和第二半套筒围成空心管,空心管的空心孔能够供桥血管的一端穿出,空心管前端将桥血管一端抵住开孔处,从而达到有效止血的效果的同时减少对血管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心管式止血机构。
背景技术
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需首先在近心端主动脉上开孔,然后通过手工缝合法完成桥血管和主动脉近端吻合。在缝合过程中为避免血液在开孔处大量流出,故需对开孔处进行有效止血,由于冠状动脉的作用是向全身其他血管输送血液,故不可在近心端对血管直接进行夹闭止血,否则人体会因其余血管得不到血液补充而死亡,目前传统的止血方式是用凹凸齿止血夹对开孔侧进行夹闭止血。凹凸齿止血夹止血方式虽能实现有效止血,但对止血夹的弹力要求较高,当弹力较大时容易夹伤血管,当弹力较小时无法实现有效止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心管式止血机构,将带有外翻桥血管的空心管的前端抵住开孔处,近心端主动脉的部分血液便可直接通过开孔流入桥血管,开口周围由于被空心管前端抵住而达到有效止血的效果,并且方便手工缝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心管式止血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半套筒,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第二手柄和第二半套筒,所述第一半套筒和第二半套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前端,所述第一半套筒和第二半套筒围成空心管。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空心管为圆锥形空心管状,其截面尺寸由前至后依次增大。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小端外径大于或等于主动脉的开孔直径。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大端内径尺寸为8~12mm。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空心管长度范围为20~100mm。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呈长条状,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相接触的面为平面。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还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手柄上,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手柄上。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分别设有防滑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管式止血机构,由于第一半套筒和第二半套筒围成空心管,空心管的空心孔能够供桥血管的一端穿出,空心管前端将桥血管一端抵住开孔处,从而达到有效止血的效果的同时减少对血管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管式止血机构,由于空心管呈圆锥形,由前至后截面尺寸逐渐变大的设置能够方便桥血管穿出,空心管小端的设置便于桥血管穿出后外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管式止血机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可拆卸连接便于将桥血管与开孔缝合后,将该机构与桥血管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心管式止血机构,在止血缝合时血液会通过开孔进入桥血管,桥血管在充血后体积会膨胀,更方便医生进行手工缝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凹凸齿止血夹止血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空心管式止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融科创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华融科创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73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阳极钢爪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钻孔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