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桡神经损伤代偿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69579.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1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张毅;张燕;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损伤 代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神经损伤代偿支具,包括:上固定板,应用于桡神经损伤代偿小臂支具,且所述上固定板为圆弧形结构,并且所述上固定板的后侧连接有定位转轴,同时所述定位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微型电动推杆,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中心线右侧,且所述微型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销连接有三角架;手掌卡板,焊接于所述三角架的下端,且所述手掌卡板为L字型结构,并且所述手掌卡板的底面焊接有底板体;微型气泵,固定于所述底板体的底面中心位置。该桡神经损伤代偿支具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对患者的手腕及手指进行活动,从而可以加快患者后续恢复,避免患者长时间处理垂指垂腕的状态,而造成患者的肌肉失去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损伤代偿支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桡神经损伤代偿支具。
背景技术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处贴近骨干,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骨痂生长过多和桡骨头前脱位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伤及此神经,然而当患者的桡神经损伤时,会出现患者的手腕及手掌无法进行活动,从而会导致患者的肌肉失去活性,为其后续治疗带来不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桡神经损伤代偿支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神经损伤代偿支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患者的桡神经损伤时,会出现患者的手腕及手掌无法进行活动,从而会导致患者的肌肉失去活性,为其后续治疗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桡神经损伤代偿支具,包括:
上固定板,应用于桡神经损伤代偿小臂支具,且所述上固定板为圆弧形结构,并且所述上固定板的后侧连接有定位转轴,同时所述定位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
微型电动推杆,固定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中心线右侧,且所述微型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销连接有三角架;
手掌卡板,焊接于所述三角架的下端,且所述手掌卡板为L字型结构,并且所述手掌卡板的底面焊接有底板体;
微型气泵,固定于所述底板体的底面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还包括有:
调节环,其焊接在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前端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魔术贴,其套接在所述调节环的外侧,且所述调节环与所述魔术贴之间为缠绕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掌卡板还包括有:
硅胶垫,其设置于所述手掌卡板的内表面,且所述硅胶垫沿着手掌卡板内表面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底板体还包括有:
气囊体,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体的上表面右侧,且所述气囊体与所述微型气泵之间为密封连接,并且所述气囊体不规则分布有组。
优选的,所述气囊体还包括有:
手掌套环,其固定在所述气囊体的上表面,且所述手掌套环为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还包括有:
显示控制面板,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中心线左侧,且所述显示控制面板与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和所述微型气泵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一种桡神经损伤代偿支具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对患者的手腕及手指进行活动,从而可以加快患者后续恢复,避免患者长时间处理垂指垂腕的状态,而造成患者的肌肉失去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9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