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60171.X | 申请日: | 2021-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1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涛;帅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涛 |
| 主分类号: | F24D11/02 | 分类号: | F24D11/02;F24D19/00;F24D19/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邓翠 |
| 地址: | 151100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干熄焦亚 临界 超高温 发电 耦合 余热 供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供暖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该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通过第一水泵、过滤箱和过滤板,使用者在使用设备时,在箱体内注水,箱体和仓体充满水,将干熄焦锅炉产生的尾气接通过滤箱上的进气管,高温的尾气通过螺旋管,螺旋管在水中,铜铝合金的螺旋管导热率高,仓体内的水快速升温,第一水泵将箱体和仓体内的水交流循环,仓体内的水温度升高,将散热管和散热板固定在需要供暖的室内,开启第二水泵,散热管内流通高温的水,散热管散热开始供暖,如此,干熄焦锅炉尾气不会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供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干熄焦,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通常CDQ是焦炭干法熄焦的简称,在干熄焦过程中,1000℃的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130℃的低温惰性循环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低于200℃)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惰性气体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
干熄焦锅炉内的排气温度较高,一般都在五百摄氏度以上,直接排放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具备节能等优点,解决了干熄焦锅炉内的排气温度较高,一般都在五百摄氏度以上,直接排放浪费能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仓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一端与仓体相连通的吸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一端与箱体相连通的送水管,所述仓体的内部连通有一端与箱体相连通的通水管,所述仓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仓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仓体并延伸到过滤箱内部的送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仓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一端与箱体相连通的抽水管,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连通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管远离延伸管的一端连通有一端与箱体相连通的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送气装置包括第一管、螺旋管和第二管,所述仓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仓体内部的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左侧连通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左侧连通有一端贯穿仓体并延伸到过滤箱内部的第二管。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为铜铝合金管,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均为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左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过滤板的内部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网孔目数为30目,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泄压阀。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基于干熄焦亚临界超高温发电的热泵耦合余热供暖装置,通过第一水泵、通水管、过滤箱和过滤板,使用者在使用设备时,在箱体内注水,箱体和仓体充满水,将干熄焦锅炉产生的尾气接通过滤箱上的进气管,高温的尾气通过螺旋管,螺旋管在水中,铜铝合金的螺旋管导热率高,仓体内的水快速升温,第一水泵将箱体和仓体内的水交流循环,仓体内的水温度升高,将散热管和散热板固定在需要供暖的室内,开启第二水泵,散热管内流通高温的水,散热管散热开始供暖,如此,干熄焦锅炉尾气不会浪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涛,未经张晓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60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偏头痛治疗装置
- 下一篇:链条式升降脚手架提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