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过零点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44051.0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8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凌波;吴有根;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俞磊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零点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过零点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模块和电压过零检测模块;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中,REL端与限流电阻R300连接,在限流电阻R300和三极管Q300基极的连接端并连接电阻R301,三极管Q300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00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300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00用于保护三极管Q300,二极管D300的另一端接入电源;继电器REL1与所述二极管D300并联,继电器REL1具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具有控制接入端ACL_F;所述电压过零检测模块中,SWIM_H端的第一支路通过电阻R202接地,电容C201与电阻R202并联;SWIM_H端的第二支路依次串联有电阻R201C、电阻R201B和电阻R201A,电阻R201A与二极管D20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01的另一端与控制接入端ACL_F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继电器过零点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大部分继电器开关所采用的电路,由于继电器开关的使用是随机的,其打开或关闭可能会在交流电正弦波脉冲的波峰值或波谷值的附近,瞬间产生的较大的电流和高电压,从而影响继电器开关的使用寿命,继电器触点容易损坏粘连。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过零点驱动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继电器过零点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模块和电压过零检测模块;
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包括用于连接单片机的REL端,所述REL端还与限流电阻R300的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30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00的基极连接,在限流电阻R300和三极管Q300基极的连接端并连接电阻R301,三极管Q300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00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300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00用于保护三极管Q300,二极管D300的另一端接入电源;继电器REL1与所述二极管D300并联,继电器REL1具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具有控制接入端ACL_F;
所述电压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用于采集电压过零信号的SWIM_H端,SWIM_H端的第一支路通过电阻R202接地,电容C201与电阻R202并联;SWIM_H端的第二支路依次串联有电阻R201C、电阻R201B和电阻R201A,电阻R201A与二极管D20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01的另一端与控制接入端ACL_F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有效提升继电器开关负载寿命的过零触发电路,继电器在过零点打开,减少了对负载用电器的冲击,同时减少大电流脉冲及电磁干扰对电网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压过零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继电器过零点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模块和电压过零检测模块;
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包括用于连接单片机的REL端,所述REL端还与限流电阻R300的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30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00的基极连接,在限流电阻R300和三极管Q300基极的连接端并连接电阻R301,三极管Q300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00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300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00用于保护三极管Q300,二极管D300的另一端接入电源;继电器REL1与所述二极管D300并联,继电器REL1具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具有控制接入端ACL_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44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极管引脚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