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31353.4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坤;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管式 垃圾 转运 分类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收集装置,包括:投放口、重力收集管道、转盘组件、接料斗、卸料器、接收管道、输出管道及控制单元;重力收集管道垂直设置,若干个水平高度不同的投放口连接于重力收集管道的侧部;转盘组件包括转盘和旋转驱动机构,多个接料斗周向固定在转盘上,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盘旋转以将不同接料斗分别带动至重力收集管道的出料端;转盘的旋转适于将接料斗带动至相应的接收管道的上方;多个接收管道同时与输出管道连通,输出管道水平布置。本实用新型在收集到一定量的垃圾后再将其转运,分类收集效果良好,使得垃圾的转运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垃圾从投放地到垃圾集中点的不定时不定量的垃圾转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室内垃圾分类收集,目前主要是通过住户通过人工进行收集,然后运送到公共垃圾临时收集点,耗费人力大,且占用公共空间,容易散发臭味。目前行业内也出现一些垃圾分类收集装置,例如有:(1)通过单根管道来输送垃圾,管道上设置不同的出口,每个出口对应一种垃圾,在投入某一种类垃圾时,通过控制不同出口的开闭状态,从而使该种类垃圾落入到其对应的出口,从而完成收集;(2)如申请号为CN201820355171.X的中国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垃圾分类系统,其设置有一根垃圾投放管道及多根垃圾收集通道,投放管道和收集通道之间设置旋转输出头,在投入不同种类的垃圾时,旋转输出头将垃圾转动带至相应的收集通道内;这种装置可以实现不同种类垃圾的转运,其只具备转动功能以实现分类收集的效果,但是旋转机构本身不具备储存功能,由于转运过程中无法储存一定量的垃圾,导致转运效率较低,旋转输出头需要频繁动作,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收集装置,其在分类转运的过程中能同时具备垃圾定量储存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收集装置,包括:投放口、重力收集管道、转盘组件、接料斗、卸料器、接收管道、输出管道及控制单元;所述重力收集管道垂直设置,若干个水平高度不同的所述投放口连接于所述重力收集管道的侧部;所述转盘组件包括转盘和旋转驱动机构,多个所述接料斗周向固定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以将不同所述接料斗分别带动至所述重力收集管道的出料端;每个所述接料斗上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控制接料斗开闭的卸料器;所述接收管道的数量与所述接料斗的数量对应,所述接收管道位于所述转盘的下方,所述转盘的旋转适于将所述接料斗带动至相应的所述接收管道的上方;多个所述接收管道同时与所述输出管道连通,所述输出管道水平布置;所述控制单元同时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投放口、所述卸料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收集装置还包括储存节和排放阀;所述排放阀设置在所述接收管道的入料端;所述储存节设置在所述排放阀上方,并位于所述接料斗下方;所述储存节内具有垃圾储存空间,所述储存节连通于所述排放阀;所述排放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收集装置还包括:抽风装置和进气管道;所述输出管道的一端部设置抽风装置,另一端部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相对于连接所述输出管道的另一端部设有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收集装置还包括: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以控制所述进气管道的开闭状态;所述进气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管式垃圾转运分类装置还包括:防火阀;所述防火阀固定设置在所述重力收集管道的出料端上;所述防火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设有4个接料斗,所述卸料器的数量为4个;所述接收管道设有4根,4根所述接收管道同时连通于所述输出管道;所述储存节和所述排放阀的数量均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电机或旋转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31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