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放电管接地结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5536.5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0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冯颖盈;姚顺;徐金柱;罗耀文;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林伟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放电 接地 结构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体放电管接地结构、充电桩,该气体放电管接地结构,包括安装端和接地端,还包括:连接组件,其包括固定连接的导电件和绝缘件,所述导电件和绝缘件中的一个与安装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件和绝缘件中的另一个与接地端固定连接;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端或接地端上,且所述切换组件通过与所述导电件连接或脱离以切换所述气体放电管与所述接地端导通或断开。导电件与安装端固定连接较为稳定,绝缘件与接地端固定连接也较为稳定,而且绝缘件与导电件之间也是固定连接,只有切换组件是可以活动的,所以整体结构连接稳固,结构紧凑,易于安装且方便维护安拆,可靠性高,能够适用不同的应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体放电管接地结构、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以及控制大气污染的需求,新能源汽车逐渐在市场商用,而电动汽车更是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充电桩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显得尤其重要,充电电源转换模块是充电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体放电管是保护充电电源转换模块重要器件,所以气体放电管的使用就非常重要。
气体放电管传统上是一种间隙型的防雷保护组件,它在通信系统的防雷保护中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放电管常用于多级保护电路中的第一级或前两级,起泄放雷电瞬时过电流和限制过电压作用,由于放电管的极间绝缘电阻很大,寄生电容很小,对高频信号线路的雷电防护有明确的优势,因此应用于充电桩中也可以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
授权公开号为CN211830201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汽车衡防浪涌接线盒的结构,其中公开了气体放电管的输出端和整流堆的输出端通过PE接地,但是并没有明确给出接地的具体结构。据了解,现在市场上气体放电管的接地结构多如图1所示,将气体放电管1焊接在PCB板2上,由于充电电源转换模块进行耐压测试时PCB板2与机壳3之间需要绝缘,因此PCB板2与机壳3之间放置有绝缘垫片5起到绝缘效果,当需要导通接地时再通过旋进接地螺栓4穿过该绝缘垫片5实现PCB板2与机壳3之间的导通,从而实现接地。
上述方案中仅仅通过接地螺栓4的旋进旋出来改变PCB板2与机壳3之间是否导通,而这个过程中绝缘垫片5稳定性较差,甚至容易掉落,结构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放电管接地结构稳定性不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体放电管接地结构、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体放电管接地结构,包括固定安装所述气体放电管的安装端和与所述气体放电管导通接地的接地端,还包括:
连接组件,其包括固定连接的导电件和绝缘件,所述导电件和绝缘件中的一个与安装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件和绝缘件中的另一个与接地端固定连接;
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端或接地端上,且所述切换组件通过与所述导电件连接或脱离以切换所述气体放电管与所述接地端导通或断开。
优选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端或接地端上的接地螺栓,所述接地螺栓在所述安装端或接地端上旋进旋出,以实现与导电件连接或脱离。
优选的,所述导电件与安装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件与接地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切换组件设置于接地端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端为PCB板,所述气体放电管焊接于所述PCB板上,所述导电件为与PCB板焊接的导电铜排。
优选的,所述接地端为机壳,所述绝缘件上设有插接固定于所述机壳内的定位柱,且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导电件与接地端之间。
优选的,所述绝缘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接地端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切换组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和通孔后与所述导电件抵触从而导通所述气体放电管与接地端。
优选的,所述绝缘件为塑胶材质,且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导电铜排一体注塑成型。
充电桩,其包括如前所述的气体放电管接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5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