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可调的茶叶揉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23226.X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3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婧斐;孙道伦;甘勇;罗晓燕;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可调 茶叶 揉捻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可调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卡座,多个所述卡座之间设置有揉捻盘,所述卡座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轴组,所述连轴组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架、液压气缸、第一套筒、第一阻尼弹簧、第一限位块、限位杆、第二套筒、第二阻尼弹簧、第二限位块、固定板和挤压板的相互配合下,从而具备调节挤压板施加给茶叶的揉捻的压力,极大的确保了茶叶的揉捻质量,同时在第一阻尼弹簧和第二阻尼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对茶叶进行柔性揉捻,防止在揉捻的过程中因力道过度导致茶叶外形及口感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茶叶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可调的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揉与焙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阶段。整个阶段分为三揉三焙六个工序,揉与焙是反复相间进行的,各个工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程序为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干燥。揉捻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
目前,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揉捻处理,传统的揉捻方式主要是利用人工操作,不仅耗时耗力,同时揉捻效率低,现有的一些茶叶揉捻机结构复杂,在实际揉捻过程中容易因为力道过度而损坏茶叶的外形,也影响茶叶的口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揉捻的过程中,未对茶叶进行加热,这不仅影响茶叶的揉捻质量,更影响揉捻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可调的茶叶揉捻机,具备压力可调,且具有加热功能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力可调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卡座,多个所述卡座之间设置有揉捻盘,所述卡座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轴组,所述连轴组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卡接有揉捻桶,所述揉捻桶的外壁表面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表面设置有液压气缸,两个所述液压气缸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另一端与限位杆相连接,且限位杆贯通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与第二限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二套筒固定在挤压板的顶端表面,所述卡座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贯穿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连轴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揉捻桶的侧壁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空腔的外壁表面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软管与暖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揉捻桶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纱布。
进一步的,所述揉捻盘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弧形凸楞,且弧形凸楞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弧形凸楞绕揉捻盘呈环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揉捻盘的底端表面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处设置有卸料门,所述卸料门的一端与揉捻盘相铰接,所述卸料门的底端表面与电动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支撑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撑腿呈环形阵列等距离分布揉捻盘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一侧通过安装块安装有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未经乐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3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大面积茶叶种植地的喷灌系统
- 下一篇:茶叶无菌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