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720960.0 | 申请日: | 202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6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鹏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陈双喜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转换 逆流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层翅片;该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二排风口;上下相邻的两层翅片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上下相间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设计成上下相间的结构,并配合使第二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一端,以及,第二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另一端,这样,当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一流道,以及,第二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就会与第二流道的气流方向相反,从而形成逆流换热,换热时间提高,从而使换热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的主要功能是回收排风冷/热量,实现节能的目的,换热器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换热器工作时,热风通过换热器的第一进风口,流经换热器后通过第一排风口排出,同时,冷风通过换热器的第二进风口,流经换热器后通过第二排风口排出,在这过程中,冷风和热风在换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
热交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换热器的工作性能,目前市面上主流换热器,其冷风和热风为错流换热,冷风和热风换热时间短,这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其能提高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转换逆流换热器,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层翅片;该壳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二排风口,该第二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位于壳体的一端,第二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位于壳体的另一端;每层翅片沿气流的垂直方向呈波状延伸,上下相邻的两层翅片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上下相间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该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一流道,第二风道两端的风口分别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连通形成第二流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上下端面,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分别位于壳体左右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风道下端的进风口沿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倾斜,第二风道上端的出风口沿气流方向由右向左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道两端的风口均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不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为铝合金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平直状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波纹状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翅片沿气流方向呈锯齿状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一进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一固定孔,第一排风口处设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一排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二固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第三翻边,第三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二进风口间隔分布的第三固定孔,第二排风口处设有第四翻边,第四翻边上具有多个绕第二排风口间隔分布的第四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鹏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鹏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20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