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防电梯轿厢直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6670.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7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华;陈燮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12 | 分类号: | E06C1/12;E06C7/08;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郭立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电梯 轿厢直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电梯轿厢直梯,包括直梯本体和踏棍;可移动伸缩梯部组件,包括可移动伸缩梯部和可移动定位踏棍,可移动定位踏棍与可移动伸缩梯部活动连接,所述直梯本体组件用于被容纳在所述可移动伸缩梯部组件中并进行可移动伸缩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电梯轿厢直梯。
背景技术
消防电梯中,通常需要在轿厢轿壁后侧布置梯子。该梯子用于消防员被困后在轿厢内的自救。梯子有两种状态,收缩时,放置在轿壁后侧;展开后,可延伸至轿顶且高于轿顶一定长度,用于消防员自救。
现有的轿厢内的梯子大部分为伸缩梯,延伸式梯子或分段式梯子。梯子收缩状态下整体厚度较大,组合式梯子收缩后的厚度通常为单个梯子厚度的2倍及以上,通常在80mm以上。由于梯子布置在轿壁后侧,导致轿壁后侧凸出轿内尺寸较大,该尺寸直接影响井道空间,从而影响电梯井道空间的利用率。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梯子,减少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影响,提高电梯井道空间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消防电梯轿厢直梯,包括直梯本体组件,包括直梯本体和踏棍;可移动伸缩梯部组件,包括可移动伸缩梯部和可移动定位踏棍,可移动定位踏棍与可移动伸缩梯部活动连接,所述直梯本体组件用于被容纳在所述可移动伸缩梯部组件中并进行可移动伸缩调节。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伸缩梯部组件设置在直梯本体组件。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伸缩梯部截面为开口型材以容纳直梯本体并可移动调节。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踏棍截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所述移动踏棍与可移动伸缩段活动连接的方式为弹簧插销连接、螺纹连接或插销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踏包括踏棍,限位橡胶与导向橡胶组成。
优选地,所述直梯本体的截面和可移动伸缩梯部的截面均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直梯本体的截面和可移动伸缩梯部的截面均为圆形。
梯子收缩时,上部直梯段落在下部梯框段的开口型材中,移动踏棍穿插在上部直梯段与下部梯框段横向重合的开口中,弹簧插销锁住移动踏棍的一端,使移动踏棍整体固定在梯子组件中。梯子收缩状态下,布置在轿壁后侧。
梯子使用时,按动弹簧插销上的按钮,取出移动踏棍。将上部直梯段拉伸至一定高度,在下部梯框段的最上端开孔处插入移动踏棍,并在下部梯框段的其他位置插入移动踏棍,操作所有弹簧插销锁住移动踏棍,从而实现了梯子合理的展开并展开至合理的高度。梯子展开后,消防员可使用该梯子从轿厢内爬出至轿顶。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了“大管套小管”+“移动踏棍”的技术思路。下部梯框段的整体厚度仅仅略大于上部直梯段的厚度,从而使梯子组件收缩状态下的厚度较小,远小于分段式梯子或延伸式梯子收缩后的整体厚度。同时,采用移动踏棍部件和弹簧插销,实现了梯子合理的展开与展开后结构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电梯轿厢直梯一较佳实施例的直梯本体组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电梯轿厢直梯一较佳实施例的可移动伸缩梯部组件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电梯轿厢直梯一较佳实施例的可移动定位踏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电梯轿厢直梯一较佳实施例的弹簧插销示意图。
图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电梯轿厢直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6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