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组件及液体加热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6664.5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7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承;李建;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姚宝然 |
地址: | 3120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组件 液体 容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液体加热容器,加热组件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加热管;其中,至少两个加热管的功率不同。本方案中,由于多个加热管中至少两个加热管的功率不同,因此,液体流过功率不同的加热管时吸收的热量不同,温度上升的速度不同,因此,能够通过控制加热管的功率来改变液体流经各加热管时上升的温度,从而能够控制液体从出液口排出时的温度,以满足用户所需要的预设温度,同时,还能够通过控制液体经过加热管时上升的温度防止液体被加热到产生大量蒸汽,从而防止含有大量蒸汽的液体排出时烫伤用户,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改变加热管的功率,还能够降低液体加热容器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容器通常通过加热组件实现液体的加热,通常情况下,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加热管,通过加热管的发热来加热液体。目前,加热组件的多个加热管的加热功率通常相同,液体依次通过各加热管时逐渐加热。但是,当各加热管的加热功率相同时,液体可能经过部分加热管时即被加热到用户需要的预设温度,当经过剩余加热管时被继续加热,导致最终液体的温度高于用户需要的预设温度,或者导致液体被加热到产生大量蒸汽,含有大量蒸汽的液体排出时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及液体加热容器,该加热组件能够降低含有大量蒸汽的液体排出时烫伤用户,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加热管;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加热管的功率不同。
本方案中,液体从加热组件的进液口进入并依次流经各加热管,经过各加热管加热后从加热组件的出液口排出。由于多个加热管中至少两个加热管的功率不同,因此,液体流过功率不同的加热管时吸收的热量不同,温度上升的速度不同,因此,能够通过控制加热管的功率来改变液体流经各加热管时上升的温度,从而能够控制液体从出液口排出时的温度,以满足用户所需要的预设温度,同时,还能够通过控制液体经过加热管时上升的温度防止液体被加热到产生大量蒸汽,从而防止含有大量蒸汽的液体排出时烫伤用户,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改变加热管的功率,还能够降低液体加热容器的能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靠近所述进液口的所述加热管的功率大于靠近所述出液口的所述加热管的功率。
该方案中,低温液体经加热组件的进液口进入加热管,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加热管功率越大则液体温度上升速率越快,升温时间越短,因此,液体经过靠近进液口的加热管时能够迅速被加热,经过靠近出液口的加热管时,加热速度下降,从而能够降低液体经过靠近出液口处的加热管时被加热到产生大量蒸汽的风险,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从所述进液口到所述出液口的方向,所述加热管的功率逐渐减小。
本方案中,当从进液口到出液口的各加热管的功率逐渐减小时,液体从进液口到出液口流动的过程中,各加热管加热后的液体的温度逐渐降低,即越靠近出液口,液体的温度上升越慢,从而进一步降低液体被过度加热导致产生大量蒸汽的风险,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并降低液体加热容器的能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热组件设置有N个所述加热管,靠近所述出液口的所述加热管的功率为P;沿从所述进液口到所述出液口的方向,各所述加热管的功率之比为:N×P:(N-1)×P:(N-2)×P:…:P。
在本方案中,沿从进液口到出液口的方向,各加热管功率成比例递减,而加热管功率的大小与液体升高的温度是成正相关的,所以可以保证液体升高的温度可控,且用户能够根据控制各加热管的功率的比值来控制从出液口排出的液体的预设温度,从而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可控性,提高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6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打磨粉尘收集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吸附式接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