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9993.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1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邹燕玲;邹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伟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2G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凯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6 | 代理人: | 杨雪冰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线材 缠绕 收纳 usb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包括壳体、USB插口,所述壳体上部的一边角处形成一向内凹陷的凹角部,所述USB插口设于凹角部的一面并向延伸入壳体内,USB接头一部分由USB插口插入,余下部分位于凹角部内,导线从凹角部内延伸出并可缠绕于壳体外部。USB线的USB接头安装后处于凹角部形成的让位空间内,进而在缠绕USB线时,导线只需转动90度即可起绕,相比于传统充电器接近180度的反向弯折的起绕动作,该种结构对导线的弯折度小,极大减少了对导线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手机的充电口一般整合充电与数据传输的功能,因此现有的充电器一般采用USB插口供电的方式,通过USB线连接充电器与手机进行充电。现有充电器的USB插口一般设置在充电器的顶部位置,USB线包括导线和设置在导线端部的USB接头,导线较为柔软,但USB接头内包含金属片结构,因此USB接头为不能折弯的硬质部位;使用者在外出携带充电器时,一般会将USB缠绕于充电器上,若此时USB线插接于充电器上,USB接头为凸出状态,在缠绕时,会造成导线与USB接头的连接位置形成反向弯折,该种状态容易导致导线内的电线断裂,进而损坏USB线;为避免上述情况,需要在先将USB先与充电器分离,再进行缠绕,但会增加一定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用于配合USB线缠绕收纳,USB线包括导线、设于导线端部的USB接头,其特征在于:该USB连接结构包括壳体、USB插口,所述壳体上部的一边角处形成一向内凹陷的凹角部,所述USB插口设于凹角部的一面并向延伸入壳体内,USB接头一部分由USB插口插入,余下部分位于凹角部内,导线从凹角部内延伸出并可缠绕于壳体外部。
进一步的,凹角部形成一长方体状的让位空间,且该让位空间顶面、外侧面、前侧面为缺省面,形成三面开放状态。
进一步的,USB插口处于让位空间的内侧面处,USB接头包括插入部、包胶部,插入部设于包胶部一端,包胶部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USB接头的插入部插入USB插口内,包胶部处于让位空间内,让位空间的后侧面与壳体侧面之间形成第一弧形过渡面,导线经由第一弧形过渡面起绕于壳体外部。
进一步的,包胶部为长方体结构,让位空间的长宽高的尺寸分别大于包胶部对应的长宽高尺寸。
进一步的,壳体的相邻竖向面之间具有第二弧形过渡面,导线经过第二弧形过渡面绕设。
进一步的,壳体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插头片。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壳体内部,USB插口延伸入壳体内与电路板连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设置有凹角部,且USB插口设于凹角部处,使得USB线的USB接头安装后处于凹角部形成的让位空间内,进而在缠绕USB线时,导线只需转动90度即可起绕,相比于传统充电器接近180度的反向弯折的起绕动作,该种结构对导线的弯折度小,极大减少了对导线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线材缠绕收纳的USB连接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线缠绕收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线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伟,未经邹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9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石方开挖爆破用防护设备
- 下一篇:一种锅炉烟道插板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