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房大面积静电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6520.6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1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向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昂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6 | 分类号: | H05F3/06;B08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房 大面积 静电 消除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房大面积静电消除装置,涉及静电消除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抽气件、安装于壳体内的除静电组件和安装于壳体端部的扩散件;壳体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扩散件内部中空、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出气口连通,扩散件的截面积向远离壳体一端逐渐增大。本申请静电消除器无法对面积较大的机房进行静电消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静电消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房大面积静电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不流通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表面时就会形成静电。当带静电的物体与另一物体接触且产生电位差时,就会有电荷转移,产生火花放电的现象。一般在机房或车间会设置静电消除装置,减少危险发生的可能。
一般的相关技术都是采用静电消除器来进行静电消除工作,通过离子针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正负离子到物体表面中和静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静电消除器无法对面积较大的机房进行静电消除,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静电消除器无法对面积较大的机房进行静电消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房大面积静电消除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机房大面积静电消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房大面积静电消除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抽气件、安装于壳体内的除静电组件和安装于壳体端部的扩散件;壳体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扩散件内部中空、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出气口连通,扩散件的截面积向远离壳体一端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的抽气件将气体从进气口抽入壳体内,气体流经除静电组件形成大量正负离子,正负离子随着气流流出出气口再进入扩散件中,扩散件能够形成扇形辐射,将正负离子的辐射面积增大,减少了静电消除器无法对面积较大的机房进行静电消除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扩散件远离壳体一端侧壁向相对侧壁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散件扩散正负离子的敞口变小,喷出的正负离子更远,形成的扇形辐射面更广。
可选的,所述扩散件靠近壳体一端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外侧设有螺纹,出气口所在内壁上设有配合连接部的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散件能够通过连接部与壳体出气口所在内壁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扩散件或安装扩散件,便于更换和维修扩散件。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套设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上的密封垫能够在连接部与壳体连接时起到密封作用,减少了正负离子从连接处泄漏,影响扩散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除静电组件包括支撑于壳体两侧壁上的承载筒和放置于承载筒内的除静电棒,承载筒侧壁上设有放置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静电棒能够从承载筒侧壁上的放置口放入承载筒内,方便对进入壳体内的气体进行电离。
可选的,所述承载筒侧壁设有多个孔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筒侧壁上的孔洞能够增大壳体内空气与除静电棒的接触面积,提升除静电棒的电离效率。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包括框体和设置于框体内的吸附件,框体两侧通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能够透过框体,空气在经过框体内的吸附件时,空气中的粉尘能够被吸附件除去,减少了粉尘附着在除静电棒上影响除静电棒使用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滚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外壁的滚动件能够方便对壳体进行移动,方便操作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昂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昂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6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机收尘灰处置装置
- 下一篇:变频器柜门机械连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