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96265.5 | 申请日: | 202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6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洲;李立民;董鹏;唐烈先;苏岩;李玉波;谷建强;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敏强 |
| 地址: | 71001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监测 传感器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横截面呈梯形的旋转体结构,壳体的两端开口;壳体开口较小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大小与其相连的开口相匹配;壳体开口较大端的顶缘开设有推挤过程中能撕裂的切口;底板上开设有预留孔,预留孔处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垂直于底板。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需要回收传感器的微震监测系统的安装,可使微震监测传感器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减少安装工作量,提高了微震监测传感器的安装成功率和传感器的回收利用率,降低了微震监测传感器损失率,从而降低了微震监测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破裂信号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矿山逐步进入深部开采的稳步推进,近年来以岩体微破裂定位技术为特色的微震监测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硬岩矿山、深埋隧洞的安全监测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为微震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需要与岩体紧密耦合,才能接收岩体内微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因此,在需要长期监测的矿山、边坡等工程中,传感器的安装采用的是孔内注浆的方式,一次安装长期使用,由于其固定在孔内,重复利用度低。同时存在着安装不成功或者锚固剂误将传感器直接粘在孔内无法回收的情况,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微震监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感器安装不成功及不易回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横截面呈梯形的旋转体结构,壳体的两端开口;壳体开口较小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大小与其相连的开口相匹配;壳体开口较大端的顶缘开设有推挤过程中能撕裂的切口;底板上开设有预留孔,预留孔处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垂直于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壳体为硬质塑料,底板为纸塑材料,壳体与底板粘接连接。
预留孔开设于底板的中心位置。
切口为向下纵切的直线切口,切口的长度为壳体纵向长度的10%-30%。
切口开设有3个以上。
切口沿壳体开口较大端的顶缘均匀设置。
连接杆为带螺帽的螺栓,连接杆穿过预留孔与壳体外的微震监测传感器连接。
壳体内填充有用于将微震监测传感器固定在岩体安装孔内的锚固剂。
还包括安装杆,安装杆螺纹连接微震监测传感器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需要回收传感器的微震监测系统的安装,可使微震监测传感器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减少安装工作量,提高了微震监测传感器的安装成功率和传感器的回收利用率,降低了微震监测传感器损失率,从而降低了微震监测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底板,3.切口,4.预留孔,5.连接杆,6.微震监测传感器,7.岩体安装孔,8.锚固剂,9.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6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树木移栽根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阻水高压电力电缆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