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险盒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95771.2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3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李湘;何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20 | 分类号: | H01H85/20;H01H85/22;H01H85/47;H01M50/258;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祁静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盒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险盒及电池包,属于车辆电池包技术领域,包括上盒体、下盒体及螺纹紧固件;上盒体的内腔连接有用于固定电器件的弹性卡接结构,顶面设有避让孔,避让孔与电器件的接电端片上下对应;下盒体的顶面与上盒体的底面对接;下盒体具有用于定位铜排的安装位,安装位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避让孔上下对应;螺纹紧固件于避让孔内向下依次穿过接电端片及铜排,并紧固在螺纹孔内。由于弹性卡接结构将电器件固定在上盒体内,电器件被遮挡,使得操作员不会同时接触接电器件与铜排,保护了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电池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保险盒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整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续航、快充电等要求尤其突出。目前行业内针对快速充电采用的一种方案是提高电压降低电流,为整车匹配700V电压平台的电池包。但采用高电压平台随之而来也提升了电池包组装、维修人员的触电伤亡率。
比如,电池包的熔断器单元作为整个高压回路的保护主体的电器件,与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维修时需要进行拆卸,操作员在安装或者拆卸熔断器与铜排时,一方面,螺栓与拧紧工具直接接触,增加了触电的风险;另一方面,连通在高压回路中的熔断器裸露在外,存在两手同时接触熔断器与正极铜排、负极铜排的连接部位的风险,一旦操作员双手同时接触裸露的正负极,700V的电压会造成人员伤亡,甚至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工厂财产安全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包的保险电器件在拆装时存在触电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险盒,包括:
上盒体,底面为开口面,内腔连接有用于固定电器件的弹性卡接结构,顶面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电器件的接电端片上下对应;
下盒体,顶面开口面,且顶面与所述上盒体的底面对接;所述下盒体具有用于定位铜排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避让孔上下对应;以及
螺纹紧固件,于所述避让孔内向下依次穿过所述接电端片及所述铜排,并紧固在所述螺纹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卡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接电端片卡紧配合的弹性卡扣;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卡扣在所述电器件的宽度方向上夹紧所述接电端片,并且在上下方向上支撑所述接电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具有与所述上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端,还具有用于与所述接电端片相接的限位端,所述限位端具有用于使所述接电端片的外周面通过的过渡面、用于与所述接电端片的底面抵接的支撑面,以及用于与所述接电端片的外周面抵接的夹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盒体的内腔设有与所述避让孔上下对应且连通的套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盒体的顶面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和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接电端片上下对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电器件的主体上下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之间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上盒体与所述下盒体的对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盒体的外周壁上的多个卡环,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盒体的外周壁上的多个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一一对应地卡装于所述卡环内;或
所述对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盒体的外周壁上的多个卡环,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盒体的外周壁上的多个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卡钩一一对应地卡装于所述卡环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盒体的底面设有多个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与所述电器件的主体上下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95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