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吞咽治疗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0548.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蔺俊斌;江志国;廖维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21/04 | 分类号: | A47G21/04;A61J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廖祥文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吞咽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吞咽治疗勺,包括手柄部、拉伸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机构与连接杆连接;所述拉伸机构嵌套设置于手柄部和转动机构中,通过拉伸机构拉动转动机构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勺体、第二勺体、支撑弹簧和连接腔;所述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分别与连接杆铰接,所述支撑弹簧设置在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之间,所述支撑弹簧设置在靠近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背部上靠近手柄部附近;所述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分别为半勺状,所述连接腔分别设置在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外轮廓上,本勺体可以调节勺体进入咽喉部的大小,根据不同人体咽喉部大小进行适应性调节,使吞咽勺能够适应更多的人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吞咽治疗勺。
背景技术
咽喉部损伤的病患在术后,会出现进食困难的问题,在咽喉部进食时,损伤部位会不自主的在接触到食物后收缩,阻断食道,从而导致进食困难,直接依靠人力或其他器件无法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吞咽治疗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咽喉部损伤的病患在术后,会出现进食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吞咽治疗勺,包括手柄部、拉伸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机构与连接杆连接;所述拉伸机构嵌套设置于手柄部和转动机构中,通过拉伸机构拉动转动机构进行转动。
基于上述一种吞咽治疗勺结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勺体、第二勺体、支撑弹簧和连接腔;所述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分别与连接杆铰接,所述支撑弹簧设置在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之间,所述支撑弹簧设置在靠近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背部上靠近手柄部附近;所述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分别为半勺状,所述连接腔分别设置在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外轮廓上。
基于上述一种吞咽治疗勺结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不长于第一勺体或第二勺体的长度,且连接杆的端部圆滑设置,防止连接杆对人体口腔造成破坏。
基于上述一种吞咽治疗勺结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连接柱、拉动绳、导向轮和拉动块;所述连接柱设置在连接腔远离手柄部的位置中,所述导向轮设置在连接腔中靠近手柄部的位置中;所述拉动绳一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向轮与拉动块连接;所述拉动块设置在手柄部中。
基于上述一种吞咽治疗勺结构,所述拉动块上设置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突出拉动块的界面设置。
基于上述一种吞咽治疗勺结构,所述手柄部包括横向滑槽、纵向滑槽和锁定杆;所述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均贯穿设置在手柄部上,所述横向滑槽垂直与纵向滑槽,且横向滑槽在纵向滑槽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锁定杆靠近横向滑槽设置;所述手柄部中为空腔结构,所述拉动块设置在空腔结构中。
基于上述一种吞咽治疗勺结构,所述纵向滑槽将横向滑槽划分为左右2组,所述锁定杆分别沿每组横向滑槽设置。
基于上述一种吞咽治疗勺结构,所述拉动杆上设置有锁定套,所述锁定套与拉动杆铰接,所述锁定套的端部大小与锁定杆的大小相匹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勺体,在使用时,通过拉动块在手柄部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带动拉动绳长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于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开合的调节,当第一勺体和第二勺体开合到适宜位置时,将锁定套卡入到锁定杆中,完成开合位置的锁定,实现对于不同病患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拉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柄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0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