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垫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0518.X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1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盛水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明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郑哲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垫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垫圈,包括垫圈本体,垫圈本体呈圆台形且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孔侧壁设有呈扇环形的多个齿片,多个齿片一体成型于通孔侧壁上,多个齿片按预定夹角沿圆周布置,且相邻两个齿片之间预留间距,垫圈本体的顶面与垫圈本体底面均设有防滑纹,齿片包括朝向垫圈本体中心位置且呈弧形的凹口。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螺栓、螺母及连接零件间摩擦力,解决各个零件连接之间松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滑垫圈。
背景技术
垫圈是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连接件的压力。现有的垫圈具有一定的防松作用,但由于垫圈的上下两个端面多为光滑的平面;光滑的平面与螺栓头、螺母及被连接零件间的摩擦力非常小,当螺栓或者螺母受到较强振动时,螺栓或者螺母仍然会发生松动、滑动,因此,垫圈的防松防滑效果仍需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垫圈,在装配的零件中,改善螺栓或者螺母松动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滑垫圈,包括垫圈本体,所述垫圈本体呈圆台形且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侧壁设有呈扇环形的多个齿片,多个所述齿片一体成型于所述通孔侧壁上,多个所述齿片按预定夹角沿圆周布置,且相邻两个齿片之间预留间距,所述垫圈本体的顶面与所述垫圈本体底面均设有防滑纹,所述齿片包括朝向垫圈本体中心位置且呈弧形的凹口。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齿片顶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垫圈本体顶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一种优选,相邻两个所述齿片之间预留的间距形成“U”形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凹口包括与所述通孔同心的圆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凹口圆弧所在圆的直径范围为20-30mm,所述通孔的直径范围为30-40m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垫圈本体的高度范围为2-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垫圈本体上端面与下端面设置的防滑纹,使垫圈在使用时能够很好的起到防松防滑作用,解决螺栓、螺母及连接零件间摩擦力小,以及当螺栓或者螺母受到较强振动时,螺栓或者螺母发生松动、滑动的问题;(2)垫圈本体采用圆台状的环形套孔结构,垫圈通孔侧壁上设置向中心凸起的齿片能够与配合的螺栓相抵,起到一定程度的定位作用,以确保螺栓、螺母以及连接零件间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防滑、防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孔;2、齿片;3、防滑纹;201、凹口;4、“U”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明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明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0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