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6456.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梁艳;郑国庆;林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4 | 代理人: | 姜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 穿刺 术后 加压 止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加压袋,止血加压袋具有与人体贴合的加压贴合面,止血加压袋包括袋体以及密封在袋体内的填充物,还包括有绕过患者裤腰位置从而形成位于患者裤子外侧的外带体和位于患者裤子内侧的内带体的固定带,固定带的外带体上固定有外侧铁磁吸附件,止血加压袋固定于固定带的内带体上,且止血加压袋位置与外侧铁磁吸附件位置对应,在止血加压袋的背侧设有与外带体上外侧铁磁吸附件磁吸配合的内侧铁磁吸附件。具有止血加压袋固定牢固可靠、结构简单以及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经股动脉穿刺手术的术后穿刺点加压止血器械。
背景技术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常用检查手段,股动脉由于管径较粗、位置表浅,背侧有骨盆支撑而便于压迫止血,很少移位,且周围无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因此作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最常用的穿刺部位。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常出现皮下瘀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影响并发症的原因较多,除了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凝血功能、动脉硬化程度及穿刺准确性等有关外,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的压迫也至关重要,压迫不当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预防股动脉穿刺后穿刺点出血及血肿的发生,拔除股动脉鞘管后,一般给予手工按压 10min,弹力绷带“8” 字形加压包扎,穿刺点上方沙袋压迫 6h,同时术侧肢体伸直平卧 12~24h。目前,临床上不断出现的各类新型器材,如血管缝合器、封堵器类装置止血迅速、疗效确切,但存在动脉狭窄、闭塞甚至栓塞等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且增加了患者额外的经济负担。故对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穿刺点局部砂袋压迫仍是临床并发症预防的常用措施。虽然沙袋压迫止血具有方便、经济等优点,但是传统沙袋稳定性差、不易固定,在搬动、转运患者过程中,或者患者睡眠时无意识的关节活动易使砂袋移位滑落,造成压力中断导致穿刺点皮下瘀血、血肿甚至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可能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血加压袋固定牢固可靠的经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经股动脉穿刺术后加压止血装置,包括止血加压袋,止血加压袋具有与人体贴合的加压贴合面,止血加压袋包括袋体以及密封在袋体内的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绕过患者裤腰位置从而形成位于患者裤子外侧的外带体和位于患者裤子内侧的内带体的固定带,固定带的外带体上固定有外侧铁磁吸附件,止血加压袋固定于固定带的内带体上,且止血加压袋位置与外侧铁磁吸附件位置对应,在止血加压袋的背侧设有与外带体上外侧铁磁吸附件磁吸配合的内侧铁磁吸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血加压袋和外侧铁磁吸附件经固定带实施连接牵制,且外侧铁磁吸附件和内侧铁磁吸附件磁吸,形成夹持在患者裤子上,对止血加压袋实现可靠的位置确定,降低止血加压袋移位风险,且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止血加压袋包括带有加压贴合面的主加压袋以及若干调节用配重加压袋,配重加压袋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主加压袋和固定带。该结构设计下,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加压所需负重力。
优选的,所述主加压袋的背面设有环状的尼龙搭扣面,在环状的尼龙搭扣面中心设有暗扣,相应的配重加压袋一面以及固定带上设有与主加压袋背面上尼龙搭扣面、暗扣对应配合的尼龙搭扣连接面、配合扣,配重加压袋另一面上设有与主加压袋背面一致的尼龙搭扣面和暗扣。该结构设计下,暗扣和配合扣配合实现定位和固定,之后尼龙搭扣面实现更为贴合和可靠的连接固定,具有结构简单,固定连接牢固可靠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内侧铁磁吸附件固定于固定带上。该结构设计下,结构更为简单。
优选的,所述内侧铁磁吸附件为若干钢珠,在固定带上缝制有供若干供钢珠有序排列成单层的填装袋,所述外侧铁磁吸附件为永磁体。该结构设计下,便于安装设计,且结构可靠和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6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模板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截污式雨水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