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4101.2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7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岩;刘斌;王鹏涛;王江峰;张献喻;孙彩霞;黄海;王萍;赵宇璇;陈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4/02;E21B43/10;F24T1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李思源 |
地址: | 710510 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采灌井身 结构 | ||
1.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水井口装置(1)、悬挂回灌复合装置(3)、表层套管(5)、泵室管(6)、生产套管(8)、全密封悬挂器(9)、技术套管(10)、回灌筛管(11)、采水筛管(14)和换热系统(15);
地面钻孔放置所述表层套管(5)固定,所述表层套管(5)内侧上部连接所述泵室管(6),所述泵室管(6)上连接所述悬挂回灌复合装置(3),所述悬挂回灌复合装置(3)顶部连接所述采水井口装置(1),所述泵室管(6)底部连接所述生产套管(8),所述全密封悬挂器(9)连接在所述生产套管(8)外侧,所述生产套管(8)底部外围连接所述技术套管(10),所述技术套管(10)底部设置所述回灌筛管(11)对应回灌层位,所述技术套管(10)底部,且在所述回灌筛管(11)下方设置所述采水筛管(14)对应开采层位,所述泵室管(6)内设置有潜水泵(16),所述潜水泵(16)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系统(15)连接,所述采水井口装置(1)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系统(15)入口连接,所述悬挂回灌复合装置(3)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系统(15)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室管(6)与所述生产套管(8)连接处通过变径接头(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开采层位和回灌层位之间的所述技术套管(10)的外侧设置有管外止水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开采层位和回灌层位之间的所述生产套管(8)和所述技术套管(10)之间设置有管内封隔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回灌复合装置(3)与所述采水井口装置(1)之间设置有平板闸阀(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回灌复合装置(3)与所述表层套管(6)地面上的外凸段之间通过连接法兰(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16)与所述换热系统(15)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水井口装置(1)出口与所述换热系统(15)入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同井同层采灌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回灌复合装置(3)的入口与所述换热系统(15)出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未经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41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智能化触控液晶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