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能源室内空调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3002.2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1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冰凌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73 | 分类号: | F24F1/0073;F24F1/0076;F24F1/62;F24F13/32;F24F13/24;F24F8/158;F24F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室内 空调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能源室内空调设备,包括机箱,机箱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风机,机箱的出风口活动连接有防护罩,机箱的顶端外壁活动连接有减震支座,减震支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件,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杆,减震杆的外壁套接有减震弹簧,机箱的内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换热器和等离子发生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室内空调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长时间使用时,容易产生细菌,并且,长时间使用,散热效果较差,最后,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容易互相干扰,影响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能源室内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在在大型场所建筑室内以及居所内广泛采用空调系统尤其是中央空调进行供暖制冷,中央空调制冷制热速度快,应用广泛,目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中央空调为分体式空调,其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中间通过管路和电线连接,中央空调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内机安装于室内,由于室内的内机与安装支架或安装平台直接接触,同时外机在运行时会产生震动,压缩机易将震动传递至房屋的墙体,从而导致墙体产生共震的问题,且内机与安装平台或金属支架的接触为硬性接触,内机产生的震动会形成噪音。
目前,中央空调的内机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在室内墙顶上,但在运用时无法具备减震的效果,在使用时,不能缓冲空调内机的震动,使得装置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并且使得空调内机在运行时容易震动受损,长时间震动也会导致中央空调的内机脱离安装位置,运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能源室内空调设备,达到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能源室内空调设备,包括机箱,机箱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风机,机箱的出风口活动连接有防护罩,机箱的顶端外壁活动连接有减震支座,减震支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件,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杆,减震杆的外壁套接有减震弹簧,机箱的内壁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换热器和等离子发生器,具有杀菌功能的室内空调设备,通过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能够电离空气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从而杀死细菌,达到杀菌的作用,等离子发生器内部的接线端子接通低电压,然后,经过升压电路升至高压,最后,利用高压电离空气,从而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正负离子与空气中的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导致周围细菌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从而杀死细菌,通过设置的纳米散热片,能更加有效的散热,提高空调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可快速的对中央空调外机进行安装固定,且防止外机在安装时受损,同时可有效的对外机进行减震降噪,保证中央空调内机的正常运行,且不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影响人们的生活,保障中央空调内机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件从左至右均匀的开设有驱动孔,驱动孔的内壁与减震杆的外壁活动连接,能够带动减震杆上下稳定的活动,从而避免减震弹簧出现形变,致使设备减震效果达到最佳。
优选的,所述机箱出风口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性炭滤网,活性炭滤网的右侧面活动连接有凸形框架,能够有效的防止蚊虫进入内机内部对运行构件造成损耗,且能够对排除的风进行除尘,提升用户运用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凸形框架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与风机对称设置,风速流动顺畅,提升空调内机运用优势。
优选的,所述机箱出风口和防护罩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内接螺纹件,内接螺纹件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采用螺纹禁锢的形式,方便对防护罩进行安装以及拆除。
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件,活动件在远离连接槽的一端与机械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保障了内机在运行时,能够围绕着减震支座进行上下调整减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能源室内空调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冰凌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冰凌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3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