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热能循环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72078.3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2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昌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9/22;F28F19/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钟文翰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热能 循环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效率的热能循环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循环回收基箱,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撑架,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顶部四角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撑架,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通过设置在热能吸收区内部设置的第一弧形导热片和第二弧形导热片对,可用于对进入热能吸收区内部的热能进行吸收,并通过自身传导将回收的热能传递给第二弧形导热片内部的导热油进行热能的传导,并最终通过热能循环回收区内部将热能输送至热能传导区内部的介质,实现对热能的回收再利用,同时在进入到热能吸收区内部时,第一弧形导热片与第二弧形导热片自身的配合组合可对热风进行导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的热能循环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回收利用是指将工业过程产生的余热再次回收重新利用。主要技术包括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技术、余热制冷制热技术,余热资源属于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或可燃物料转换后的产物,或是燃料燃烧过程中所发出的热量在完成某一工艺过程后所剩下的热量。按照温度品位,工业余热一般分为600℃以上的高温余热,300~600℃的中温余热和300℃以下的低温余热三种;按照来源,工业余热又可被分为: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化学反应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以及可燃废气、废料余热。
热能回收的主要对象是烟气余热,温度分布范围宽,占工业余热资源总量的50%以上,分布广泛,如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力等行业,各种冶炼炉、加热炉、内燃机和锅炉的排气排烟,而且有些工业窑炉的烟气余热量甚至高达炉窑本身燃料消耗量的30%~60%,节能潜力大,但是,现有的热能回收装置存在着热能回收率低的问题,造成热能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热能循环回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热能回收装置存在着热能回收率低,造成热能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的热能循环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循环回收基箱,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支撑架,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顶部四角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支撑架,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内壁的底部均匀设有第一弧形导热片,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内壁依次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一端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穿过热能循环回收基箱,并延伸至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外侧,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一端安装有排烟管,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基箱的底部设有排尘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设有热能循环回收区,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设有热能吸收区,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设有热能传导区。
优选的,所述热能循环回收区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油。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表面均匀设有第二弧形导热片,所述第二弧形导热片的表面开设有矩形换热口,所述第二弧形导热片的内部开设有导热夹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弧形导热片与第一弧形导热片之间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且第二弧形导热片与第一弧形导热片之间形成有第一滤尘区和第二滤尘区。
优选的,所述热能传导区一端的一侧设有冷水输入口,所述热能传导区另一端的一侧设有热水输出口,所述热能传导区的另一侧设有排污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昌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昌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2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