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土保持沉降池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8476.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7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潘中宇;郑张书;梁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祺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乐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土保持 沉降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沉降池过滤装置,包括池体,池体的两端对角分别连接有进水道和排水道,所述排水道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立板,立板和池体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筒,转筒通过过滤带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泥水从进水道进入池体,水中的固体颗粒部分在池内沉降,部分随水流从排水道排出,颗粒随水流移动,在经过过滤带时,过滤带对其进行过滤,附着在过滤带表面,水流驱动水轮,水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带动过滤带顺时针转动,其上附着的颗粒上升到最顶端时,从其上掉落,落在排废板排出,避免颗粒在其上聚集,出现堵塞,避免水中的颗粒流向下游,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土保持沉降池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工作。运用农、林、牧、水利等综合措施,如修筑梯田,实行等高耕作、带状种植,进行封山育林、植树种草,以及修筑谷坊、塘坝和开挖环山沟等,借以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覆盖,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在水土保持治理中需要设置沉降池,水流在经过沉降池时,水中的颗粒只有部分在池内沉降,但仍有部分随水流流向下游,污染下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土保持沉降池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土保持沉降池过滤装置,包括池体,池体的两端对角分别连接有进水道和排水道,所述排水道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立板,立板和池体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筒,转筒通过过滤带连接,过滤带倾斜设置,过滤带由水力驱动源驱动,过滤带上端的下方设有呈倒V型排废板,排废板贯穿立板上开设的料口并固定连接在料口内壁。
优选地,所述水力驱动源包括转动连接在排水道内壁的水轮,水轮通过传动带与转动连接在立板上的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位于上方的转筒同轴连接的从动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过滤带的外圈等间距连接有挡条。
优选地,所述池体的顶部边缘铰接有池盖。
优选地,所述池体的底部呈半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泥水从进水道进入池体,水中的固体颗粒部分在池内沉降,部分随水流从排水道排出,颗粒随水流移动,在经过过滤带时,过滤带对其进行过滤,附着在过滤带表面,水流驱动水轮,水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带动过滤带顺时针转动,其上附着的颗粒上升到最顶端时,从其上掉落,落在排废板排出,避免颗粒在其上聚集,出现堵塞,避免水中的颗粒流向下游,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具体直观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排废板与排水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池体1、进水道2、排水道3、池盖4、转筒5、过滤带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立板9、料口10、水轮11、挡条12、排废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祺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祺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8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拉升降式礼品展架
- 下一篇:一种履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