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狭长场地倒挂井施工的锁口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7575.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李骞;周建芬;吴红梅;高思源;毛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12 | 分类号: | E02D5/12;E02D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张仁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狭长 场地 倒挂 施工 锁口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狭长场地倒挂井施工的锁口梁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井圈梁以及横梁,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设置在浅地层,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朝向侧的上端面均设有沉槽,井圈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底部,井圈梁、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通过浇筑一体成型,井圈梁上设有井圈钢筋柱,横梁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上端面的沉槽内,横梁中间段对称设有第二通孔,井圈钢筋柱上端部延伸至第二通孔内。本实用新型可加强狭长区域中倒挂井上层结构的承载能力,寿命周期长,可有效应对地基滑移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挂井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狭长场地倒挂井施工的锁口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水泥注浆、套井回填防渗、高压喷射灌浆防渗、砼防渗墙、倒挂井防渗墙等加固技术,其中倒挂井多应用于水库坝体岸基的防渗以及排水工作,现有技术中,深层地基在较为湿润的环境(地下暗河、地下水等),以及生物作用的影响发生地基的偏移,倒挂井上层的地基由于下层地基的偏移而滑移变形,容易在堤坝的狭长区域内发生产生坍塌,破坏倒挂井的结构,寿命周期短,造成坝堤泄漏,丧失其排水阻流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狭长场地倒挂井施工的锁口梁结构,加强狭长区域中倒挂井上层结构的承载能力,寿命周期长,可有效应对地基滑移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狭长场地倒挂井施工的锁口梁结构,包括:
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设置在浅地层,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朝向侧的上端面均设有沉槽;
井圈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底部,所述井圈梁、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通过浇筑一体成型,所述井圈梁上设有井圈钢筋柱;
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上端面的沉槽内,所述横梁中间段对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井圈钢筋柱上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锚接柱,所述锚接柱垂直设置在所述沉槽内,所述横梁两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锚接柱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锚接柱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井圈钢筋柱矩形分布在所述井圈梁上端面,所述第二通孔矩形分布在所述横梁中间段,所述井圈钢筋柱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横梁中间段对称设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井圈梁、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通过浇筑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质量好,可对两侧滑移挤压力进行同步传导,结构可分摊挤压应力,寿命周期长;
(2):横梁的两端通过沉槽卡合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上端,作为应对地基滑移的基础结构,沉槽内设置的至少一个锚接柱,锚接柱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横梁,加强纵梁与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井圈梁上矩形分布的井圈钢筋柱贯穿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横梁,加强井圈梁、纵梁与横梁的连接强度,矩形分布的井圈钢筋柱可加强锁口梁结构应对地基扭转偏向作用力的能力;
(3):设置的吊耳有利于安装横梁,便于移动横梁的端部至沉槽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7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异味的猪群疾病检测用粪便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蒸发制盐用高效冷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