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包芯纱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57248.0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6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宋化艮;钱峰;谢观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金特佳服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D02G3/18;D02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申玲红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式包芯纱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包芯纱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包芯纱,包括加强芯纱、衔接骨架、玻璃纤维和涤纶纤维层,所述加强芯纱的外部包覆连接有衔接纤维层,且加强芯纱与衔接纤维层之间填充有黏胶纤维,所述衔接纤维层的外部套设连接有衔接骨架,且衔接骨架的内部均匀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的内部连接有聚酰胺纤维,且聚酰胺纤维的外侧连接有同样设置在衔接槽内部的玻璃纤维,所述衔接骨架的外部包覆连接有羊毛纤维层,且羊毛纤维层的外部包覆连接有涤纶纤维层,并且涤纶纤维层的外部包覆连接有加强防护层。该复合式包芯纱,亲肤性高,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并且抗高温性和阻燃性高,强度和耐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芯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包芯纱。
背景技术
包芯纱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纱线,包芯纱又包括有复合式包芯纱,随着科技的发展,复合式包芯纱的种类越来越多,但目前的复合式包芯纱仍有许多不足。
一般的复合式包芯纱,亲肤性差,影响舒适度,并且抗高温性和阻燃性差,强度和耐磨性低,因此,我们提供一种复合式包芯纱,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包芯纱,旨在解决一般的复合式包芯纱,亲肤性差,影响舒适度,并且抗高温性和阻燃性差,强度和耐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式包芯纱,包括加强芯纱、衔接骨架、玻璃纤维和涤纶纤维层,所述加强芯纱的外部包覆连接有衔接纤维层,且加强芯纱与衔接纤维层之间填充有黏胶纤维,所述衔接纤维层的外部套设连接有衔接骨架,且衔接骨架的内部均匀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的内部连接有聚酰胺纤维,且聚酰胺纤维的外侧连接有同样设置在衔接槽内部的玻璃纤维,所述衔接骨架的外部包覆连接有羊毛纤维层,且羊毛纤维层的外部包覆连接有涤纶纤维层,并且涤纶纤维层的外部包覆连接有加强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加强芯纱包括芯纱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烯烃弹性纤维,芯纱纤维的外部缠绕连接有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的外侧设置有同样缠绕连接在芯纱纤维外部的聚烯烃弹性纤维。
优选的,所述聚乳酸纤维与聚烯烃弹性纤维采用螺旋式缠绕连接,且聚乳酸纤维的缠绕方向与聚烯烃弹性纤维的缠绕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纤维和玻璃纤维均在衔接骨架内等角度设置,且聚酰胺纤维和玻璃纤维之间相互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纤维和玻璃纤维均与衔接槽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聚酰胺纤维的横截面面积尺寸等于玻璃纤维的横截面面积尺寸。
优选的,所述加强防护层包括阻燃涤纶纤维、阻燃氨纶纤维和阻燃涂层,阻燃涤纶纤维的外侧粘接连接有阻燃氨纶纤维,阻燃氨纶纤维的外侧涂覆连接有阻燃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合式包芯纱,亲肤性高,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并且抗高温性和阻燃性高,强度和耐磨性高。
1、设有聚乳酸纤维和聚烯烃弹性纤维,通过芯纱纤维的外部缠绕连接有聚乳酸纤维,使得聚乳酸纤维能够提高亲肤性,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再通过聚乳酸纤维与聚烯烃弹性纤维采用螺旋式缠绕连接,能够提高芯纱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烯烃弹性纤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设有阻燃涤纶纤维和阻燃氨纶纤维,通过阻燃涤纶纤维的外侧粘接连接有阻燃氨纶纤维以及阻燃氨纶纤维的外侧涂覆连接有阻燃涂层,能够提高抗高温性和阻燃性;
3、设有聚酰胺纤维和玻璃纤维,通过聚酰胺纤维和玻璃纤维之间相互交错设置,能够提高强度,再通过聚酰胺纤维的横截面面积尺寸等于玻璃纤维的横截面面积尺寸,能够提高对加强芯纱进行保护,提高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芯纱和衔接纤维层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金特佳服装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金特佳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7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