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熔料倒流的注塑模具浇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56557.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5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烨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美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倒流 注塑 模具 浇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熔料倒流的注塑模具浇口结构,包括下模座、顶板以及固定连接于顶板底部的上模座,上模座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分流管道,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防倒流机构;防倒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上模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分流管道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冷却管,环形冷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环,环形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该防止熔料倒流的注塑模具浇口结构,浇口进料口的直径大于出料口的直径可加快塑料熔体的浇注速度,使得成型腔内部的熔体快速冷却,设置防倒流机构可有效防止熔体出现倒流现象,保证了成型腔的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熔料倒流的注塑模具浇口结构。
背景技术
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指从分流道到模具型腔的一段通道,是浇注系统中截面最小且最短的部分,在金属铸造中指浇注时金属液进入铸型的入口和通道,常常泛指浇注系统,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进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进料流动性良好,粘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粘度的作用,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进料回流以及避免型腔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成型后则方便剪除以分离流道系统及型件。
在利用浇口浇注塑料熔体的过程中,由于浇口的出料口直径较大,浇口冻结慢,进入到成型腔内部的熔体易产生倒流,同时在浇注熔体时效率降低,流动性较差,且无法对成型腔内部进行均匀填充,使得产品出现气泡和收缩不均等问题,因此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提供了一种防止熔料倒流的注塑模具浇口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熔料倒流的注塑模具浇口结构,解决了浇口的出料口直径较大,浇口冻结慢,进入到成型腔内部的熔体易产生倒流,同时在浇注熔体时效率降低,流动性较差,且无法对成型腔内部进行均匀填充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止熔料倒流的注塑模具浇口结构,包括下模座、顶板以及固定连接于顶板底部的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分流管道,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防倒流机构。
所述防倒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上模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分流管道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冷却管,所述环形冷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环,所述环形冷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保温环内壁两侧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保温密封圈,所述电动推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依次贯穿放置槽、通槽和分流管道并延伸至分流管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远离环形冷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保温环、通槽和上模座并延伸至上模座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放置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道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浇口,所述浇口的顶端依次贯穿通槽、上模座和顶板并延伸至顶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下模座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
优选的,所述液压油缸的伸出端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成型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熔料倒流的注塑模具浇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美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美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56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务器机柜移动底座
- 下一篇:带四面滑块胶位面加工结构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