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黑鲈养殖用捕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5659.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9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若林;张云龙;袁小琛;彭开松;卞喜庆;吴红军;刘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77/00 | 分类号: | A01K77/00;A01K7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邓勇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口 养殖 捕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捕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大口黑鲈养殖用捕捞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捞网结构简单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圆形的固定框、活动安装在固定框外圈的活动环、安装在固定框底部的捞网、固定在固定框外圈上的固定杆和安装在活动环底部与固定框外圈上的防护网,所述活动环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框的外壁上,转轴与活动环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转轴的外部均卷绕有束紧绳。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以方便的将活动环翻转过来将固定框的顶部封住,从而可以避免捞网内的鱼从固定框中跳出来,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捕捞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大口黑鲈养殖用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口黑鲈养殖生产过程中,常需采用捕捞装置将大口黑鲈从水中捞出来。目前常用的捕捞装置是捞网,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捞网机构比较简单,鱼在被装进捞网后容易从捞网中跳出来。为此,本方案提出了大口黑鲈养殖用捕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口黑鲈养殖用捕捞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捞网结构简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大口黑鲈养殖用捕捞装置,包括圆形的固定框、活动安装在固定框外圈的活动环、安装在固定框底部的捞网、固定在固定框外圈上的固定杆和安装在活动环底部与固定框外圈上的防护网,所述活动环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框的外壁上,转轴与活动环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转轴的外部均卷绕有束紧绳,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框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活动环两端的正中间位置,且固定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连接绳,所述固定杆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与固定杆内部相通的连接槽,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框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连接孔,两个束紧绳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孔延伸至固定杆的内部与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活动套,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槽与活动套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活动套的卡接机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束紧绳的外部均活动套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一侧与固定框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远离固定框的一端固定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开设在固定杆顶部的限位孔、开设在活动套顶部内壁上的收纳孔和安装在收纳孔内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延伸至活动套的顶部上方,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孔相配合,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套接在限位柱外部的弹簧卡块和套设在限位柱外部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弹簧卡块与收纳孔的顶部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固定有调节头。
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的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活动环的内侧固定有抵紧块,所述抵紧块与固定框的外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活动环、防护网、束紧绳、转轴、连接绳、固定杆、互动套和连接板之间的配合,可以方便在将鱼装入捞网的时候将活动环翻转过来,从而可以利用防护网将固定框的顶部遮盖住,进而可以避免捞网内的鱼跳出来。
2、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将活动环翻转过来后将活动套固定柱,从而使得连接绳处于绷紧的状态,进而可以避免防护网被鱼撞开。
3、通过抵紧块的设置,可以在捞鱼的时候将活动环卡在固定框的外圈上,避免活动环在入水的时候翻转过来。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以方便的将活动环翻转过来将固定框的顶部封住,从而可以避免捞网内的鱼从固定框中跳出来,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5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定装置及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新型发热钢制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