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水线上的成对片材分料收集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9981.X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7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高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瑞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9/18 | 分类号: | B65H29/18;B65H29/52;B65H3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所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3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 线上 成对 片材分料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水线上的成对片材分料收集盒,包括铲状盒,设置在传送带的落料端,铲状盒的两侧边沿具备向上延伸的侧挡板,铲状盒背离传送带的一边具备向上延伸的正挡板,铲状盒的底部为两个单底板,两个单底板镜像对称且互成钝角连接;隔板,两个单底板的交界处具备向上延伸的隔板;贯通槽,包括贯通正挡板顶边与底边的竖向条形洞,还包括位于单底板上的底部条形洞,竖向条形洞与底部条形洞连通;隔板的两侧面为两个斜立面,斜立面与相交的单底板垂直连接,隔板将铲状盒分为两个落料腔,落料腔的最低处为正挡板、单底板、斜立面三者的交点。采用此实用新型利用重力将一对片材分离,实现自动码齐堆叠,同时方便后续拿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落料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上的成对片材分料收集盒。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加工领域会应用到大量的塑料薄膜材质的辅材,这些辅材最终不会存在具体的电子产品中,但是在电子成品的加工制造过程中会起到帮助,塑料薄膜中的离型膜就是其中一种辅材。塑料薄膜原料一般是宽度较宽的长卷材,而实际可用的辅材是一般是小尺寸且形状特定的。特别是有些生产线中的成品辅材是成对出料,持续出料的成品辅材可能会彼此堆叠,可能会彼此分离,总之都人员需要进行手动码齐并收纳。人工操作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同时人员手部在码齐成品辅材的过程中也容易脏污成品辅材的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流水线上的成对片材分料收集盒,利用重力将一对片材分离,实现自动码齐堆叠,同时方便后续拿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水线上的成对片材分料收集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水线上的成对片材分料收集盒,包括:铲状盒,设置在传送带的落料端,铲状盒的两侧边沿具备向上延伸的侧挡板,铲状盒背离传送带的一边具备向上延伸的正挡板,铲状盒的底部为两个单底板,两个单底板镜像对称且互成钝角连接;隔板,两个单底板的交界处具备向上延伸的隔板;贯通槽,包括贯通正挡板顶边与底边的竖向条形洞,还包括位于单底板上的底部条形洞,竖向条形洞与底部条形洞连通;隔板的两侧面为两个斜立面,斜立面与相交的单底板垂直连接,隔板将铲状盒分为两个落料腔,落料腔的最低处为正挡板、单底板、斜立面三者的交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铲状盒可以兜住从传送带上掉落的片材,因为片材是同时有两个掉落,片材在掉落的过程中会被隔板分开,各自落到一个落料腔。由于正挡板、单底板、斜立面三者的交点最低,所以最先掉落的片材由于自重的原因会滑移并抵住此处,由于片材表面较光滑,后续掉落的片材也会一个个码放在前者的上面,也会因自重滑移造成自动码齐的效果,所有的片材的顶角都会抵住斜立面与正挡板的阴角连接处。造成两摞片材全部向中心依靠码齐的效果。由于斜立面与单底板垂直连接,所以成摞的片材也是上下片完全贴合的。而贯通槽预留了后续收集成摞片材的路径空间。人员可以利用夹具等工具穿过贯通槽并最终将一摞片材取出,铲状盒再周而复始进行新的收集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落料腔为镜像对称的第一落料腔、第二落料腔,两个单底板为镜像对称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两个斜立面为镜像对称的第一斜立面、第二斜立面,第一底板、第二底板上各具备一个底部条形洞,第一落料腔、第二落料腔内分别供一摞片材容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铲状盒是镜像对称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隔板朝向传送带一端的顶部高度高于侧挡板的顶部高度;沿背离传送带的方向,隔板底部的宽度渐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隔板的顶部是很窄的,可以仅是一条棱边,隔板底部的宽度要相对宽,因为要兼顾一斜立面、第二斜立面倾斜。相对锐利的隔板的顶部可以在空中分开两个片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传送带在朝向铲状盒的一端具备传送辊,传送辊与传送带的内圈接触,隔板朝向传送带一端具备凹曲边,凹曲边的曲率半径大于传送辊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瑞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瑞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9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