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2081.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志;于洪顺;张秀;何金哲;孙冰;贾山;张玉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国志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灌肠器,其包括橡皮压力囊、第一橡皮管、第二橡皮管、插入头以及单向阀,第一橡皮管和第二橡皮管,分别连接在橡皮压力囊的相对两端;插入头连接在第一橡皮管远离橡皮压力囊的一端;单向阀包括连接部、阻挡部以及T形杆,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橡皮管远离橡皮压力囊的一端,阻挡部设在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部靠近第二橡皮管一端内腔设有定位杆,阻挡部上设有通孔,T形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端盖和杆体,杆体穿过通孔并和通孔内壁保持一间隙,端盖设在定位杆和阻挡部之间,且端盖直径大于通孔直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灌肠器,整套设备结构简单精密、易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肠器。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调查表明,中国的便秘患者患病率约为3%~17.6%,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约为4%~6%,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高达22%。并且顽固性便秘患者的比例日益增高,这部分的患者大多需要定期使用灌肠器进行治疗。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手握灌肠器大都存在着结构欠精密,且具有不方便携带的缺陷,影响患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肠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肠器包括:
橡皮压力囊;
第一橡皮管和第二橡皮管,分别连接在所述橡皮压力囊的相对两端;
插入头,连接在所述第一橡皮管远离所述橡皮压力囊的一端;
单向阀,包括连接部、阻挡部以及T形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橡皮管远离所述橡皮压力囊的一端,所述阻挡部设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橡皮管一端内腔设有定位杆,所述阻挡部上设有通孔,所述T形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端盖和杆体,所述杆体穿过所述通孔并和所述通孔内壁保持一间隙,所述端盖设在所述定位杆和所述阻挡部之间,且所述端盖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头为圆台形插入头。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背离所述连接部一侧对称设有两个扇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橡皮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橡皮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弱电泵和第三橡皮管,所述第三橡皮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橡皮压力囊上,另一端连接所述弱电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橡皮管和所述插入头以及所述橡皮压力囊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橡皮管和所述单向阀以及所述橡皮压力囊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压力橡皮囊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橡皮管和第二橡皮管,并分别连接插入头和单向阀,插入头用于插入人体肛门,单向阀的阻挡部上设有通孔,T形杆穿过通孔且与通孔之间具有一间隙,通过此间隙在所述压力橡皮囊的作用下由所述单向阀进水,并通过所述插入头进入人体肛门,整套设备结构简单精密、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肠器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肠器的又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肠器的单向阀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灌肠器的单向阀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国志,未经于国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2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屏风工作位
- 下一篇:一种壮医药线的点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