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轮车回转调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9121.8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4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相蒙;王刚;张传明;郑瑞良;娄东利;司佩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02 | 分类号: | B60S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19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汶办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轮 回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胶轮车回转调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台,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辅助上坡平台,多个辅助上坡平台以底座为中心呈环形排列设置,所述转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筒。本实用新型对现场条件适应性好,能够解决有限空间内胶轮车调向困难问题,避免车辆调向过程中出现刮蹭事故,建设矿井矿建施工量,实现车辆快速、安全调向,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胶轮车回转调向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受空间限制,无轨胶轮车在工作面顺槽运行时调头调向困难。现有解决方式为在井下开凿硐室,通过拓宽具备巷道,实现胶轮车转向。此种方式受井下复杂环境及照明条件影响,胶轮车司机盲区较大,车辆调向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车辆刮蹭,且硐室开凿造成矿井矿建工程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胶轮车回转调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胶轮车回转调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台,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底座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辅助上坡平台,多个辅助上坡平台以底座为中心呈环形排列设置,所述转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筒,所述转动轴、液压马达、蜗轮、蜗杆均位于环形支撑筒的内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环形支撑筒相对应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支撑筒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均与环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侧壁设置有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所述底座的开设有空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穿过空腔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且进油管路和出油管路位于底座外部的一端与液压泵站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台为呈分体式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台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辅助上坡平台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底座的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压马达的型号为315CC。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台、液压马达、蜗杆、蜗轮的设置,能够实现平台360度原地任意角度旋转,当胶轮车开到平台上后,通过转台转动带动胶轮车转动,从而实现胶轮车原地调向。
本实用新型对现场条件适应性好,能够解决有限空间内胶轮车调向困难问题,避免车辆调向过程中出现刮蹭事故,建设矿井矿建施工量,实现车辆快速、安全调向,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胶轮车回转调向装置的主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胶轮车回转调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胶轮车回转调向装置的A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9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掘进机人体红外感应急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收卷封口包装袋制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