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管倒装法平衡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6116.3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5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姜侠;门彬;贺宏飞;张磊;徐晨;汪贵民;石兴天;汪超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伊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5 | 代理人: | 罗莎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装 平衡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管倒装法平衡夹具,包括主横梁,其上等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螺栓孔,主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副横梁,副横梁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配合第一螺母将主横梁与副横梁固定,副横梁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横梁,固定横梁相对于副横梁垂直设置,固定横梁上设置的第三螺栓孔与副横梁外端的第二螺栓孔对应,第二螺栓穿过第三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配合第二螺母将副横梁与固定横梁固定,主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一吊卡。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横梁两端设置的副横梁来加长整体跨距,副横梁与主横梁通过对齐不同的螺栓孔,由螺栓的固定灵活调节跨距,适应不同的立管倒装施工现场,提升了平衡夹具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管安装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管倒装法平衡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大型风管等立管结构通常采用倒装的方式,即由上至下施工安装,上层的立管安装完成后,需要在对应层设置吊装工具吊点,以进行下一层的立管安装。目前市场上针对施工现场的立管安装提供了不同型号的倒装平衡夹具,但是对于不同建筑现场施工而言,需要根据现场立管尺寸制作不同的平衡夹具,而上述定型夹具很难适应施工现场的复杂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工装夹具,以降低立管安装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管倒装法平衡夹具,包括主横梁,所述主横梁上等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沿所述主横梁依次排列,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副横梁,所述副横梁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配合另一侧的第一螺母将所述主横梁与所述副横梁固定,所述副横梁的外端设置有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相对于所述副横梁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横梁上设置的第三螺栓孔与所述副横梁外端的第二螺栓孔对应,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配合另一侧的第二螺母将所述副横梁与所述固定横梁固定,所述主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一吊卡。
进一步地,所述吊卡呈U形,两个末端均设置有螺纹并穿入所述主横梁中部的两个第一螺栓孔中,通过所述主横梁两侧的两组第三螺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主横梁的第一螺栓孔间隔200mm设置,所述副横梁的第二螺栓孔也间隔200mm设置。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副横梁与所述主横梁至少通过两个第一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主横梁一端的副横梁设置多组,依次叠加并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主横梁、所述副横梁以及所述固定横梁均为角钢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主横梁、所述副横梁、所述固定横梁以及所述吊卡均有不同的尺寸规格。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管倒装法平衡夹具,通过主横梁两端设置的副横梁来加长整体跨距,副横梁与主横梁通过对齐不同的螺栓孔,由螺栓的固定灵活调节跨距,适应不同的立管倒装施工现场,提升了平衡夹具的适用性;同时,副横梁能叠加设置多组并依次加长,且加长段均通过螺栓连接,现场拆装十分方便;另外,固定横梁、吊卡等也与副横梁或主横梁通过螺栓、螺母紧固连接,使得各部件均可方便拆卸或安装,且可重复使用,取材方便,制造成本偏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6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出机构、摄像头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螺栓固定式斜拉悬挑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