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馈微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3497.X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坤;何德宽;余观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9/04 | 分类号: | H01Q9/04;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冯振华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带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带天线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8GHz新型高隔离度侧馈微带双天线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背馈微带天线,包括:介质基片,包括辐射面和接地面;辐射贴片,设置在所述辐射面上,用于发射和/或接收电磁波;接收馈点,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穿过所述介质基片与所述辐射贴片导通;发射馈点,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穿过所述介质基片与所述辐射贴片导通;接地贴片,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其中:所述辐射贴片上设置有非刻蚀区,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处于所述非刻蚀区中。本实用新型在辐射贴片的中心点位置开设非刻蚀区,使信号的电流路径增加,可以减小天线尺寸,优化微带天线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带天线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8GHz新型高隔离度侧馈微带双天线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背馈微带天线。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使用到了天线技术,天线作为通信、广播、雷达、制导等无线电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随着技术的革新,天线在功能、设计及制造工艺上都发了巨大变化。在国内,幅域广阔,虽然有线网发展迅速,但对于广大的农村以及偏远的地区, 无线传输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微带天线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光明的前途,微带天线的地位在某些领域的地位将无可比拟。
微带天线(microstrip antenna)在一个薄介质基片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方法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或同轴探针对贴片馈电构成的天线。微带天线分为背馈矩形微带天线、同轴馈电矩形微带天线、双频微带天线和圆极性微带天线。
本文主要是对背馈微带天线的设计和优化,增长背馈微带天线的电流路径,使微带天线的性能更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背馈微带天线,包括:
介质基片,包括辐射面和接地面;
辐射贴片,设置在所述辐射面上,用于发射和/或接收电磁波;
接收馈点,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穿过所述介质基片与所述辐射贴片导通;
发射馈点,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穿过所述介质基片与所述辐射贴片导通;
接地贴片,设置在所述接地面上;
其中:所述辐射贴片上设置有非刻蚀区,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处于所述非刻蚀区中。
进一步的,所述非刻蚀区的中心点与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贴片用于发射和接收电波;同时过所述接收馈点和辐射贴片的中心点的直线垂直于同时过所述发射馈点和发射贴片的中心点的直线;
所述非刻蚀区为中心对称图形,以同时过所述接收馈点和辐射贴片的中心点的直线对称,以同时过所述发射馈点和发射贴片的中心点的直线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贴片为收发一体辐射贴片,所述非刻蚀区为正4N边形,其中,N=1、2、3...。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贴片包括接收贴片和发射贴片,所述接收馈点与所述接收贴片连接,所述发射馈点与所述发射贴片连接;
所述发射贴片上的非刻蚀区以过其中心点并垂直于其中心点与发射馈点的连线的直线左右对称;
所述接收贴片上的非刻蚀区以过其中心点并垂直于其中心点与接收馈点的连线的直线左右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贴片为收发一体辐射贴片,所述非刻蚀区为正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非刻蚀区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非刻蚀区为十字形刻蚀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3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