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防腐式厨余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1057.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8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江;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同力达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苏芳玉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防腐 式厨余 垃圾箱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垃圾箱制冷效率低、取放垃圾桶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温防腐式厨余垃圾箱,包括箱体和制冷系统,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垃圾存储桶进出的箱门口,在箱门口处设置有封闭箱门口的箱门,箱体的下部空间具有容纳垃圾存储桶的空间一,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设置在空间一的上方,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当垃圾存储桶置于所述空间一内时所述垃圾投放口的高度高于或等于垃圾储存桶桶口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冷气接触垃圾的速度快,制冷效率高,且能避免或减少垃圾储存桶中出现冷却死角;采用本实用新型投放垃圾的人可以在箱体外将垃圾投放到垃圾储存桶中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储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低温防腐式厨余垃圾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餐饮日益丰富,肉、蛋、奶以及蔬菜、水果的消耗量也不断增大,由此带来的餐厨垃圾量也不断攀升。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大环境要青山绿水,小环境要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清洁,以减轻对大环境的压力,使可用的再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人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这就对垃圾的分选、分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比较薄弱,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现阶段的工作除了引导并培养人们对垃圾进行分选、分类的意识外,还要解决好垃圾的堆场和存放问题,这就对垃圾处理存放的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厨余垃圾是目前造成小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时,如果处理不当,垃圾中的有机质腐败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散发难闻的气体、产生难于清理的液体,这不仅对周围的土壤、水源和空气产生污染,还会给周围人们带来不舒适的生活体验,此外还会给环卫工人增加工作难度、对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垃圾桶,这种垃圾桶通过制造低温环境来防止有机质腐败分解,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593548U的中国专利,其名称为一种冷藏式分类垃圾桶,公开了一种垃圾箱,包括箱体、制冷机、第一投放装置、冷藏室,所述制冷机设置在箱体下半部后方,所述第一投放装置设置在箱体下半部前方,所述冷藏室设置在内箱体上半部分,通过制冷机实现冷藏室制冷,避免位于冷藏室内的垃圾腐败或延缓垃圾腐败的发生。但是这种垃圾箱由于制冷机位于箱体的下方而冷藏室位于制冷机的上方,产生的冷气由下方进入冷藏室,由于在自然对流作用下气体具有热升冷降的特性,冷气会聚集在冷藏室的下部,温度相对较高的空气会聚集在冷藏室的上部,冷藏室内空气不容易形成对流,使冷藏室整体降温的速度相对较慢;且由于垃圾放置在位于冷藏室内的垃圾桶中,冷气需要蔓延到垃圾桶顶部才能直接接触到垃圾,否则冷气需要隔着垃圾桶筒壁冷却垃圾,制冷效率较较低。另外,冷藏室和箱体的开口均位于自身结构的上方,取放冷藏室中的垃圾桶不方便,掉落在垃圾桶外的垃圾难以清理并且有可能堵塞冷气进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垃圾箱制冷效率低、取放垃圾桶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温防腐式厨余垃圾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低温防腐式厨余垃圾箱,包括箱体和制冷系统,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垃圾存储桶进出的箱门口,在箱门口处设置有封闭箱门口的箱门,箱体的下部空间具有容纳垃圾存储桶的空间一,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设置在空间一的上方,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当垃圾存储桶置于所述空间一内时所述垃圾投放口的高度高于或等于垃圾储存桶桶口的高度。
较佳的,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部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隔板上设置有,制冷口连通箱体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用于容纳垃圾储存桶的空间一位于箱体的下部空间内;制冷装置为蒸发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元件,蒸发器固定设置在制冷口内或正对制冷口设置,制冷压缩机设置在上部空间内,冷凝器固定设置在箱体壁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同力达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同力达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1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