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载双肋板工字钢横梁钢模块拼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01438.0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4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田春雨;陈艳彬;史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F17/00;E04B1/24;E04B1/58;B66B11/00;B66B7/00;F16B7/18;F16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双肋板 工字钢 横梁 模块 拼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双肋板工字钢横梁钢模块拼接结构,每个钢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位于角部的立柱至少四根、位于模块顶部的第二横梁和位于模块底部的第一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双肋板工字钢;上下层相邻模块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穿过下层模块的第二横梁和上层模块的第一横梁进行固定,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双肋板工字钢两侧的双肋板之间,连接螺栓的两端还设置有用于增强局部刚性的刚性垫块。该重载荷双肋板工字钢模块拼接结构,适用于重载荷使用环境中的模块化装配式加装电梯井道的连接,具有提高连接强度与刚度,以及安全性好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加装电梯井道拼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载双肋板工字钢横梁钢模块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年代较早的楼房通常只配设楼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旧房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为了方便高龄体弱和需要使用轮椅的居民的出入,旧楼加装电梯成为改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钢结构装配式加装电梯具有施工周期短、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城市的地址条件也差别很大,常规的钢结构电梯井道的连接形式对于处于台风高发区和地震带的城市而言,并不能满足这些城市旧有建筑物加装电梯的结构强度需求,因此在全国老旧楼房改造和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处于台风高发区和地震带的电梯改造采用高标准的设计,以克服现有钢结构电梯井道连接存在的问题:1、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重载荷要求;2、安全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强度与刚度高,以及安全性好的模块拼接结构,适用于装配式模块化加装电梯井道的连接。
一种重载双肋板工字钢横梁钢模块拼接结构,每个钢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位于角部的立柱至少四根、位于模块顶部且与两侧立柱连接的第二横梁至少四根、位于模块底部且与两侧立柱连接的第一横梁至少四根;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双肋板工字钢结构;上下层相邻模块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穿过下层模块的第二横梁和上层模块的第一横梁进行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双肋板工字钢两侧的双肋板之间。
所述钢模块,至少包含四根立柱位于角部,作为可选方案,也可包含六根或更多立柱。第二横梁与两侧立柱侧面焊接且第二横梁上表面与立柱上端面平齐,第一横梁同样与两侧立柱侧面焊接且第一横梁下表面与立柱下端面平齐。
优选地,上述的钢模块拼接结构中,所述连接螺栓具有螺母和垫片,垫片分别位于第一横梁的上表面和第二横梁的下表面,垫片的宽度大于双肋板之间的缝隙宽度。
优选地,上述钢模块拼接结构中,所述双肋板工字钢在位于连接螺栓的两侧均具有有双层加劲肋,在两侧双层加劲肋的间隙中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加劲肋用于支撑和传递螺栓的紧固力,同时由于所述加劲肋的支撑作用所述连接螺栓可以采用更高的预紧力,从而提高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加劲肋的厚度为所述连接螺栓直径的0.5-0.8倍。
优选地,在连接螺栓与第二横梁下表面以及与第一横梁上表面之间具有刚性垫块,所述刚性垫块两端与横梁两侧平齐,用于螺栓承压区域的压力分散,以便将压应力扩散均匀,降低连接螺栓周围的应变量,进而提高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垫块为具有两个螺栓通孔的长方体碳钢垫块,其宽度为所述连接螺栓直径的3-6倍,其长度等于第二横梁或第一横梁的宽度,其厚度为所述连接螺栓直径的0.5-1.2倍。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栓的位置集中于所述模块的立柱附近,角部立柱附近连接螺栓的分布密度大于中部立柱附近,由于角部立柱附近通常是上下模块连接最容易发生失效的地方,所以连接螺栓这样分布就可以实现同样数量连接螺栓的连接强度和刚度的最大化,换言之,就是在满足连接强度和刚度要求下使用最少数量的连接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1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