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碳驱伴生气三翼管汇混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6220.0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6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洋;王伟;杨红;刘凯;李剑;姚振杰;李超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贺珊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驱 伴生 气三翼管汇混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领域,涉及到二氧化碳、天然气混合注入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及伴生气回注。一种二氧化碳驱伴生气三翼管汇混注装置,包括与注入井口连接的三翼管汇井口注入装置;所述三翼管汇井口注入装置通过小四通阀与注水管线、注二氧化碳管线以及注回收伴生气管线形成三翼管汇;其中,注水管线连接储水罐,注二氧化碳管线连接二氧化碳储罐;注回收伴生气管线连接回收气储罐。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伴生气运输管线及氯化铁反应池;氯化铁反应池的气体出口端与回收气储罐连接。本实用新型满足水、二氧化碳、回收伴生气管线分离,同时达到水气交替注入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领域,涉及到二氧化碳、天然气混合注入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及伴生气回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因此,加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一步提高油气采收率是缓解我国依赖油气进口的重要对策,这对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内外实践表明,以二氧化碳作为驱油剂注入油藏,能够实现原油采收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还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埋存。
天然气作为驱替介质,一是油田本身很容易得到,二是注入后不会污染储层,而且可以回收利用。在注入期间,它不但能够补充地层能量,还能有效消除界面张力和毛管压力,从而将原油驱替到生产井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剩余油饱和度。
在低渗透油藏中,地层条件下二氧化碳驱往往很难达到混相驱油状态,室内试验表明,天然气中C2-C4更够起到降低最小混相压力的作用。而油田生产的伴生气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气以及C2-C4混合物,将油田伴生气回注不仅可以增加储层能量,维持地层压力,同时可以降低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解决了低渗透油藏注二氧化碳伴生气回收利用,同时提高地层能量,降低最小混相压力的混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二氧化碳驱伴生气三翼管汇混注装置,包括与注入井口连接的三翼管汇井口注入装置;所述三翼管汇井口注入装置通过小四通阀与注水管线、注二氧化碳管线以及注回收伴生气管线形成三翼管汇;其中,注水管线连接储水罐,注二氧化碳管线连接二氧化碳储罐;注回收伴生气管线连接回收气储罐。
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伴生气运输管线及氯化铁反应池;氯化铁反应池的气体出口端与回收气储罐连接。
所述氯化铁反应池还设有固体出口端以及液体出口端,所述液体出口端还连接有电解池,所述电解池上设有气体出口端。
所述电解池包括通过中间被氢离子交换膜分隔开的阳极室及阴极室;阳极室及阴极室中分别置入电解液,阳极室中设有惰性电极阳极,阴极室中设有惰性电极阴极;惰性电极阳极及惰性电极阴极均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三翼管汇井口注入装置依次通过上法兰、大四通阀、下法兰与注入井口连接;所述储水罐与二氧化碳储罐均通过连接管线与大四通阀连接。
所述注二氧化碳管线还设有温度计;二氧化碳储罐与大四通阀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还设有压力表。
所述注水管线、注二氧化碳管线、注回收伴生气管线上均设有闸阀;储水罐与大四通阀、二氧化碳储罐与大四通阀、三翼管汇井口注入装置与注入井口之间的连接管线上也设有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满足水、二氧化碳、回收伴生气管线分离,同时达到水气交替注入需要。通过二氧化碳、水、回注天然气混注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更优选地,通过对伴生气处理可以得到固体硫磺以及氢气伴生物,可以用作工业原料;伴生气经过除硫化氢后可以回注注入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6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