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IM的基坑安全智能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4323.3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冠玉;刘自兵;林遵虎;杨雁彬;陈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寇闯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基坑 安全 智能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基坑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全站仪、顶部水平位移传感器、坑底水平位移传感器、支撑立柱水平传感器、支撑杆内力传感器、水位计、土压力计、孔隙水压力计、振弦读数仪、锚索测力计、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中央处理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全站仪对基坑周边的监测、通过顶部水平位移传感器和坑底水平位移传感器对基坑变形的监测、通过支撑立柱水平传感器和支撑杆内力传感器对基坑内支撑杆的监测、通过水位计、土压力计、孔隙水压力计、振弦读数仪、锚索测力计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对基坑内自然环境的监测,方便了对基坑整体的全面监测,同时整体监测系统均采用电子产品,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监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基坑安全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解决建筑空间拥挤、交通道路拥堵等问题,以高层建筑地基、地下室、地铁车站、明挖隧道等为主的基坑工程建设规模与深度不断加大。由于基坑内部结构与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岩土变形存在不确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须对基坑工程进行系统、长期的变形监测,并对变形观测量进行及时的反馈与合理的分析,保证基坑在建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依据监测设备的类型,基坑监测主要包括测绘仪器监测(如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水平/竖向位移、基坑周边道路与建筑物竖向位移等)与岩土传感器监测(如深层水平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土压力、地下水位等)。在建基坑监测具有内容多、数据量大等特点,只有定期及时地采集并处理监测数据,才能有效地对基坑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与预测。
对于在建基坑工程,一般对其进行周期性监测,顾及现场环境、设备成本、监测频率等因素,难以普遍采用全自动监测系统,多数仍采用外业人工观测记录、内业手动录入计算的传统模式,不能达到实时监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基坑安全智能监测系统,方便对基坑进行全自动监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基坑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全站仪、顶部水平位移传感器、坑底水平位移传感器、支撑立柱水平传感器、支撑杆内力传感器、水位计、土压力计、孔隙水压力计、振弦读数仪、锚索测力计、温湿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报警器、云端管理平台以及水泵驱动器;
所述全站仪、所述顶部水平位移传感器、所述坑底水平位移传感器、所述支撑立柱水平传感器、所述支撑杆内力传感器、所述水位计、所述土压力计、所述孔隙水压力计、所述振弦读数仪、所述锚索测力计、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分别与所述报警器、所述云端管理平台以及所述水泵驱动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云端管理平台,当所述数据出现异常时,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器为摄像头或摄像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手机、计算机和/或平板电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或振动报警器,所述声音报警器以语音形式提醒用户,所述振动报警器通过振动终端的方式提醒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处理器为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选用型号为STC89C51RC型号的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4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历夹推车
- 下一篇:一种长度可调式慢性创面支被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