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手持式刻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2830.3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0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韬;刘芬;庄建;闫平;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43 | 分类号: | E01C19/43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江晓萍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路面 手持 刻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混凝土路面手持式刻痕装置,解决混凝土路面刻痕装置成本高,操作难的问题。手持杆与弓形连接件的中部连接,滚轮与滚轴滚动配合,滚轴的两端与连接件的两侧杆固定连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杆与手持杆连接,滚轮的表面与凸出的钢筋圈连接。该装置应用广泛,适用性强,操作简便,适用效果明显,费用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用于增加混凝土面层的抗滑能力的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领域中,为了保证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能力,需要经常在混凝土路面进行刻痕,目前国内混凝土路面大多使用刻痕机进行刻痕处理,此种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工费力,并且费用较高。许多施工单位为减少施工投入成本,并没有使用专业的刻痕设备,特别是对一些临建项目施工。因此,有一种操作简易、成本低的便捷手持式刻痕装置运用到路面混凝土施工中将大大提高路面施工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易的、成本低的混凝土路面手持式刻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混凝土路面手持式刻痕装置,手持杆1与弓形连接件3的中部连接,滚轮4与滚轴5滚动配合,滚轴5的两端与连接件3的两侧杆固定连接,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杆2与手持杆1连接,滚轮4的表面与凸出的钢筋圈6连接。
该便捷手持式刻痕装置的原理就是将滚轮安放在混凝土浇筑面上充当行走轮,利用作业人员行走方向及速度,带动滚轮,滚轮上的绕圈钢筋进行刻痕,来回行走反复压面,达到路面快速施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钢制刻痕头,可以实现对混凝土地面的刻痕工作,无需耗费体积巨大的刻痕机,减少劳动力,只需少数操作人员便可完成刻痕工作,节省了成本。
(2)加工装置的材料容易获取,可根据加工厂剩余零星材料,且加工简单。
(3)装置灵活机动,运行简便,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混凝土路面手持式刻痕装置,手持杆1与弓形连接件3的中部连接,滚轮4与滚轴5滚动配合,滚轴5的两端与连接件3的两侧杆固定连接,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杆2与手持杆1连接,滚轮4的表面与凸出的钢筋圈6连接。
手持杆1采用不锈钢管DN18制成,其长度为100-150cm。
支杆2采用型钢与手扶杆1焊接;
连接件3采用型钢月滚轴5、支杆2焊接形成整体;
滚轮4可采用DN48钢管,表面布置钢筋圈6;
滚轮轴5采用φ10的圆钢,与连接件3焊接,形成一个整体。
钢筋圈6采用φ8的螺纹钢弯曲而成,其弯曲长度根据滚轮4的直径确定。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刻痕的间隔,当需要较密集或稀疏的刻痕时,调整钢筋圈的数量即可。当钢筋圈损坏时将其取下更换即可,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2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