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引导深静脉安全穿刺导丝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78586.5 | 申请日: | 202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晓菁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9 |
| 代理公司: | 海南盛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6005 | 代理人: | 吴燕梅 |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引导 静脉 安全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引导深静脉安全穿刺导丝,包括导丝主体,导丝主体由镍钛合金制成的支撑内丝和螺旋状包裹支撑内丝的弹簧绕丝组成,弹簧绕丝由医用不锈钢精密绕制而成,导丝主体在靠近其两头末端处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弹簧球和第二导向弹簧球,第一导向弹簧球和第二导向弹簧球均由若干根金属丝交叉编织而成的球体,第一导向弹簧球和第二导向弹簧球在自由状态下伸展成球状,在一定管道外力挤压下紧贴在导丝主体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穿刺导丝,通过在导丝主体两端设有导向弹簧球,不仅在穿刺导管过程中起到引导并扩张针道的作用,且在穿刺完成后能够安全退出导丝,不会对管壁有二次损伤,提高穿刺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超声引导深静脉安全穿刺导丝。
背景技术
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置管术是采用超声无创定位技术,对血管进行准确定位,在直视下进行血管穿刺的置管方法。利用超声引导穿刺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在置管过程中,将导丝置入深静脉中并安全退出是深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现有导丝由富有弹性的弹簧卷丝包裹硬质钢丝芯组成,主要起到引导和支持导管作用,帮助导管进入血管及其他腔隙,使导管顺利到达病变处。现有导丝通常在末端设置J形小弯钩的引导头,在引导穿入过程中减少导丝末端对管壁的损伤,但是在退出时易勾到管壁或其他组织从而造成二次损伤。另外现有导丝价格昂贵,只有一端弯钩如图1,一旦遇到管畸会打折或扭曲,导致穿刺成功率下降,因此需要更换新的导丝包,造成资源浪费从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引导深静脉安全穿刺导丝,解决现有导丝在穿入或退出过程易损伤血管管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超声引导深静脉安全穿刺导丝,包括导丝主体,所述导丝主体由镍钛合金制成的支撑内丝和螺旋状包裹支撑内丝的弹簧绕丝组成,弹簧绕丝由医用不锈钢精密绕制而成,导丝主体在靠近其两头末端处分别设有第一导向弹簧球和第二导向弹簧球,第一导向弹簧球和第二导向弹簧球均由若干根金属丝交叉编织而成的球体,第一导向弹簧球和第二导向弹簧球在自由状态下伸展成球状,在一定管道外力挤压下紧贴在导丝主体上。
优选地,相邻金属丝之间交叉编织,金属丝的第一游离端和第二游离端分别合并焊接在导丝主体上,形成直径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连续圆弧面。
优选地,导丝主体1的直径为2mm,第一导向弹簧球和第二导向弹簧球的直径为4mm。
优选地,导丝主体的两端分别焊有第一穿刺头和第二穿刺头,第一穿刺头和第二穿刺头均为半球体。
优选地,金属丝的数量为50-100根。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声引导深静脉安全穿刺导丝,通过在导丝主体两端设有导向弹簧球,不仅在穿刺导管过程中起到引导并扩张针道的作用,且在穿刺完成后能够安全退出导丝,不会对管壁有二次损伤,提高穿刺安全性。另外一旦遇到管畸会打折或扭曲,导致穿刺不成功,需要更换新的导丝包,只需换另一头操作即可,节约资源且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进一步地,弹簧球表面为横截面直径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连续圆弧面,在穿刺和退出时阻力小,便于穿刺操作。
进一步地,导丝主体两头末端焊接半球状穿刺头,减少尖锐导丝末端对血管或病变组织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穿刺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超声引导深静脉安全穿刺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弹簧球的径向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弹簧球的轴向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穿入实施例一导丝的穿刺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晓菁,未经崔晓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8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