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及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3919.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0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会甫;伊丁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1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冷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及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设置在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且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上设置有导热柱。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注塑模具冷却结构。通过在散热通道上设置导热柱,可以提高注塑模具冷却结构的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注塑成型过程中使用的使熔融态塑胶定型成特定尺寸、形状的模具。熔融态的塑胶在型腔中定型的过程中需要对注塑模具进行冷却,一般在注塑模具内部设置蛇形管路,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水来冷却模具。
上述这种注塑模具中常见的冷却结构,由于管路设置在金属模具内部,在一些形状复杂的模具中,由于管路不能贴合模具的表面,局部散热效果不佳,最后会导致脱模效果不够好,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形状模具冷却的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及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设置在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且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上设置有导热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通道设置为U型,所述导热柱与所述散热通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通道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内部依次连接的进液管、热交换管以及出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柱一端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管上,所述导热柱另一端延伸到所述注塑模具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柱设置在注塑模具表面的一侧形状与模具表面相适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管包括水平管道和竖直管道,所述导热柱设置在所述水平管道上或所述水平管道与竖直管道的连接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导热柱沿水平管道方向等间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柱设置为实心柱体或多个实心柱体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冷却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注塑模具冷却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散热通道上设置导热柱,可以提高注塑模具冷却结构的散热能力;
2、将导热柱一端连接在热交换管上,另一端延伸至注塑模具表面,可以更好的将模具表面的热量传递给热交换管,然后通过循环水流带走;
3、将导热柱沿水平管道方向等间距设置,使得热量能更均匀的传导到热交换管上,能够最大化热交换管的散热效果;
4、将导热柱设置为实心柱体或多个实心柱体的组合,能够最大化导热柱的传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塑模具的示意图。
图2是注塑模具中下模的示意图。
图3是注塑模具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和模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汉浦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3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净浆洒布车洒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缩口机的可调节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