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5713.3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4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2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泥浆 吸收 传输 收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包括传导架,传导架的一端与转盘装置呈上下方向铰接,转盘装置转动配合在固定于钻机底盘的底座上;转盘装置上固定有立柱,立柱的顶端有滑轮,立柱一侧有固定在转盘装置上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第一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牵引绳的一端,牵引绳穿过滑轮,另一端固定在传导架上用以使传导架的自由端抬升或下降;传导架的自由端连接有设活门的泥浆回收桶;泥浆回收桶经抽真空管与真空泵连通,泥浆回收桶还连接吸泥浆管,吸泥浆管靠近转盘装置的一端有由工人把持且用于在施工桩位出浆处吸泥浆的活动管。本装置的传导架能转动和其中一端能提升以防止干涉和方便操作且结构相对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中,采用钻机或钻孔灌注一体机施工时势必会产生废弃泥浆,不及时吸收处理既妨碍桩基础的正常施工,也会带来环境污染。
现有的泥浆吸收、传输和处理设备或称装置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现有的泥浆吸收、传输和处理设备仍存在以下不足:1、传导架固定设置,吸收、传导或称传输和收纳受场地和钻机或一体机设备的干涉和限制,操作较不方便,泥浆吸收、传导和收纳的施工效率亟待提高。2、结构相对复杂。3、与钻机或一体机的适配性要求严格,其通用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导架能转动和其中一端能提升以防止干涉和方便操作且结构相对简单的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包括传导架,传导架的一端与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盘装置呈上下方向铰接,转盘转动配合在固定于钻机底盘的底座上;转盘装置上固定有立柱,立柱的顶端有滑轮,立柱一侧有固定在转盘装置上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第一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牵引绳的一端,牵引绳穿过滑轮,另一端固定在传导架上用以使传导架的自由端抬升或下降;传导架的自由端连接有泥浆回收桶,泥浆回收桶底端有卸泥浆用的活门;泥浆回收桶经抽真空管与真空泵连通,泥浆回收桶还连接有利用桶内负压将泥浆吸收至泥浆回收桶内的吸泥浆管,吸泥浆管靠近转盘装置的一端有由工人把持且用于在施工桩位出浆处吸泥浆的活动管。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传导架的一端可绕自身即立柱的轴线转动,加之穿导架的另一端即自由端可由第一油缸经牵引绳如钢丝绳提升或下降以提升传导架的自由端后转动转盘或使泥浆回收桶位于外运车的车厢内,吸收泥浆、传输泥浆和运走泥浆均可规避场地和钻机设备及外运车辆的干涉和限制,其操作方便,泥浆吸收、传导和运走的施工效率大幅度提高。可将本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的底座焊接任意一台钻机或一体机的底座上,以完成不同种类的钻孔施工设备的泥浆吸收、传导和运走,其适配性好,通用性强。本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如真空泵抽空泥浆回收桶,泥浆回收桶利用负压吸收泥浆,省却一吸泥浆泵,相对节省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底座的顶端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上有多个供第一螺栓旋合的第一螺纹孔;转盘装置包括上转盘、下转盘和第一法兰盘经多个第一螺栓螺接的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上有多个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下转盘转动配合并轴向限位在第二法兰盘的中心孔内,下转盘上有多个供第二螺栓旋合的第二螺纹孔,上转盘上有与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立柱固定在上转盘上,传导架铰接在上转盘上,第一油缸铰接在上转盘上,转盘装置中有驱动下转盘以带动上转盘和立柱以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的电机。转盘装置及与底座的连接采用以上具体结构后,既能保证转盘装置根据需要绕自身轴线转动灵活性、提升传导架自由端的灵活性,又保证了转盘装置与传导架、立柱和第一油缸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又保证了钻孔泥浆吸收传输和收纳装置油缸提升连接有装满泥浆时的泥浆回收桶的传导架自由端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5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观赏鱼池水处理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夜间警示功能的防撞型广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