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5700.6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田利伟;郭辉;郭旭晖;陈巍;李韧;董超;毕源;廖神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03 | 分类号: | F24F1/0003;F24F1/0041;F24F1/0063;F24F11/65;F24F11/7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胡亮;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空调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位于室外;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进风通道和换热出风通道;所述换热进风通道与所述换热出风通道均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进风通道与所述换热出风通道通过所述换热器连通;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包括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空间的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换热进风通道;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不连通所述换热进风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空调系统,能提高换热器的效率,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的主要功能是稀释室内污染物,排除室内工艺过程产生的污染物,除去室内的余热或余湿,主要用在家庭、商业、酒店、学校等建筑。
通风空调系统中使用广泛的室外机组为风冷型热泵机组。但目前采用的风冷型热泵机组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通风空调系统,能提高效率或降低能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空调系统,所述通风空调系统包括:
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位于室外;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进风通道和换热出风通道;所述换热进风通道与所述换热出风通道均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进风通道与所述换热出风通道通过所述换热器连通;
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包括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空间的排风通道;
所述排风通道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换热进风通道;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口不连通所述换热进风通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风通道包括连通换热进风通道的第一排风口和连通室外空间的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一排风口和所述第二排风口均设有气流阀;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气流阀打开,所述第二排风口的气流阀关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气流阀关闭,所述第二排风口的气流阀打开。
上述方案中,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换热出风通道内;所述第一风机启动时,所述换热器内形成负压。
上述方案中,所述换热进风通道包括连通所述换热器的送风口和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第一进风口;所述换热进风通道在靠近送风口处还开设有连通室外空间的第二进风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进风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在换热进风通道在靠近送风口处的两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换热出风通道的出口朝上,所述换热进风通道从所述换热器的底端进入所述换热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风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机和吸入室内空气的吸风通道,所述吸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通道,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吸风通道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吸风通道包括至少两个吸风口,两个吸风口的间距大于预设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换热器为风冷型热泵机组换热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排风口和所述第二排风口的气流阀均为插板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风空调系统,可以将室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制冷模式)或温度较高的空气(制热模式)排入换热器,能提高换热器的效率,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5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