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球囊的静脉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0620.1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8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胡锡祥;廖小卒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锡祥;廖小卒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1/36;A61M25/1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球 静脉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球囊的静脉插管,包括插管(1)、球囊(2)、导管(3)和单向阀(4),插管(1)里面设置有空腔(11),插管(1)的前端插头(12)的后方外面安装球囊(2),球囊(2)通过导管(3)与单向阀(4)连接,其特征在于:在球囊(2)的后方的插管(1)管壁上设置若干个侧孔(13),侧孔(13)与空腔(11)连通。球囊阻断下腔静脉后,可以充分回收下腔静脉里面血流;同时球囊存在,静脉插管在下腔静脉内成悬空状态,而且下腔静脉远心段涨起,预防静脉插管贴壁,堵塞侧孔影响血流的回收;球囊阻断下腔静脉,有效杜绝VV‑ECMO的再循环问题,提高氧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球囊的静脉插管,可以用于体外循环或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
背景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ECMO主要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等部分。ECMO有2种,包括:
一:VV-ECMO:(静脉-静脉)即从大的静脉引流缺氧的血液,在体外装置氧化和脱二氧化碳,回到右心房。氧合的血液进入肺循环部和全身,为机体供氧,使肺休息。VV-ECMO:(静脉-静脉)通常使用股静脉和颈内静脉作为血管通路,前者用引流和后者用于回流。在ECMO的治疗过程中再循环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提高治疗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导管尖端的位置及治疗的血流量将再循环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目前也有单针双腔的 ECMO静脉导管,建议首选右颈内静脉。
二:VA-ECMO:(静脉-动脉)从大的静脉引流缺氧的血液,在体外装置氧化和脱二氧化碳,回到主动脉。这样,氧合的血液进入体循环部和全身,为机体供氧,提高血流动力学,使心肺休息。VA ECMO需要建立两条血液通路,一般静脉引血通路首选右侧颈内静脉及左右股静脉置管,尖端在上腔或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的入口处。回血通路动脉导管的建立建议选择股动脉,便于置管及护理。置管完毕一定要超声及摄片判定导管尖端的位置,治疗建立后根据需要调整导管尖端的位置。根据临床治疗判断“分水岭”,合理调整导管位置,及建立灌注导管
目前的用于体外循环或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静脉插管,是常用的结构,其结构见专利为:03219019.0、专利名称:医用新型静脉插管、公告号为“CN2624935Y”的实用新型专利,如图1所示,包括管头1A、管身 2A和管尾3A,管头1A设置有多个侧孔4A,管头1A后方的管身2A上设置球囊5A,在球囊5A连接导管6A,导管6A连接位于管尾3A的单向阀7A;其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球囊5A将下腔静脉(股静脉)分成两段,近心段的一段股静脉的血流从管头1A设置有多个侧孔4A流入,然后被插管引出。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常规结构的静脉插管,临床上存在一些因素影响效果:如VV-ECMO过程中再循环是一个严重影响氧和的因素,再循环的存在导致氧合血通过引流管流走在并未进入患者体内。VA-ECMO过程中早期由于血容量不足,下腔静脉坍陷,静脉插管容易贴壁,无法回收足够的静脉血导致流量不足。这些问题在临床上依然困扰这医护人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带球囊的静脉插管,解决现有技术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静脉插管,在手术中存在再循环的问题严重影响氧合和下腔静脉坍陷,静脉插管容易贴壁,无法回收足够的静脉血导致流量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带球囊的静脉插管,包括插管、球囊、导管和单向阀,插管里面设置有空腔,插管的前端插头的后方外面安装球囊,球囊通过导管与单向阀连接,其特征在于:在球囊的后方的插管管壁上设置若干个侧孔,侧孔与空腔连通。
上述的前端插头是圆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锡祥;廖小卒,未经胡锡祥;廖小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0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修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充电的直流充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