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银旋流电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19700.7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2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行展;衡振平;马帅;芦美堂;宋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5/02 | 分类号: | C25C5/02;C25C7/00;C25C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梁改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旋流电积装置,目前国内外银电解多在电解槽中进行,电解液中的银等金属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水中氢氧根等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在阴极附近银离子得电子而形成银粉颗粒,利用驱动泵体使得电解溶液旋流上升,从进料管道进入,电解完成后,液体从出料管道回到循环槽内形成循环,液体内析出物留在阳极筒内,等待取出从而完成电解工作,采用旋流法进行银电解,克服了传统电解槽关于离子浓度、溶液PH值的限制及浓差极化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单个设备体积小,组合灵活,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沉积高纯银粉颗粒的技术领域,具体一种银旋流电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银电解多在电解槽中进行,电解液中的银等金属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水中氢氧根等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在阴极附近银离子得电子而形成银粉颗粒,总反应方程式:4AgNO3+2H2O→4Ag+4HNO3+O2该工艺设备条件下,阴极片附近电解液流速一般为0.12m3/(h•m2),温度控制在80~90℃,当阴极和溶液界面的化学反应速度较快,而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速度较慢时,会造成浓差极化现象,造成析出电压偏离理论值,另外离子浓度、析出电位、PH值等都会限制传统生产工艺,尤其是低离子浓度条件下,电能利用率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银旋流电积装置,解决了当阴极和溶液界面的化学反应速度较快,而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速度较慢时,会造成浓差极化现象,造成析出电压偏离理论值,另外离子浓度、析出电位、PH值等都会限制传统生产工艺,尤其是低离子浓度条件下,电能利用率更低的背景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一种银旋流电积装置,包括阳极筒、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筒上固定连接有绝缘盖板,所述的绝缘盖板上固定连接有置于阳极筒内的阴极筒,所述的阳极筒左端底部经进料管道连接有循环槽,所述的循环槽一端经出料管道在阳极筒右侧上端,所述的进料管道连接有泵体,所述的阴极筒上端固定连接有接电源负极,所述的阳极筒下端固定连接有接电源正极,所述的接电源负极、接电源正极、泵体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阳极筒、阴极筒为钛材,其中阳极筒内部铱涂层,阴极导电部分为钛包铜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阳极筒左端开设有溢流口。
优选的,所述的阳极筒左端开始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驱动泵体使得电解溶液旋流上升,从进料管道进入,电解完成后,液体从出料管道回到循环槽内形成循环,液体内析出物留在阳极筒内,等待取出从而完成电解工作;
2、采用旋流法进行银电解,克服了传统电解槽关于离子浓度、溶液PH值的限制及浓差极化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单个设备体积小,组合灵活,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阳极筒;2、进料管道;3、出料管道;4、绝缘盖板;5、阴极筒;6、循环槽;7、泵体;8、电源负极;9、电源正极;10、溢流口;11、通气孔;12、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19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污水污泥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系带式重症病服